今年5月報稅,課稅級距加上四大扣除額的雙重減稅效應,綜所稅省下的稅金,會比往年多很多。慎選扣除額、備妥減稅證明文件,設法壓低課稅所得讓稅率降級,將是今年節稅的三大致勝關鍵。
受薪中產階級家庭,今年最能明顯感受降稅好處。以標準四口之家為例(雙薪夫妻與兩位未成年子女),全年所得在65.4萬元以內,將不必負擔所得稅。相較去年四口之家免繳稅門檻,足足提高約10萬元。
反之,落在課稅範圍內的家庭,今年最重要的功 課,就是設法壓低課稅所得。例如增加合適的扶養親屬、檢視全年可節稅的支出。特別是臨界兩個課稅級距家庭,若能透過增加扣免額方式,達到級距降級目的,省稅金額就會十分可觀。
舉例來說,所得淨額(減除扣免額等之後的餘額)在41萬元以內者按6%課稅,因此當所得淨額落在41萬元以上附近的家庭,設法增加扣除項目讓課稅淨額低於41萬元,稅率即可自13%降至6%,最多可省下約一成的所得稅。
尋找合適的扶養親屬也是減少課稅所得的方法之一。每新增一位扶養親屬,可加扣7.7萬元免稅額,受扶養者若是年逾70 歲的直系親屬,則可扣除11.55萬元,課稅所得即會快速下降。
選擇適當的扣除額則是另一個重要的節稅關鍵。今年標扣額單身者已提高為7.3萬元,有配偶者為14.6萬元,較去年增加2.7萬元到5.4萬元。過去習慣選擇標準扣除額報稅的家庭,仍應先檢視全家包括醫藥生育費、保險費、房貸利息(或房屋租金)、捐款或災害損失支出,合計若超過7.3萬或14.6萬元時,就該捨棄不必附任何證明的標扣額,改採列舉扣除額報稅會比較省稅。
當然,列舉扣除額要有支出證明,報稅前備妥相關文件,才能順利節稅。
傳遞愛 延續愛 手護台灣
- Apr 13 Mon 2009 21:25
活用三招 報稅省錢多多
- Apr 13 Mon 2009 21:24
單身年所得未逾25萬 免稅
配合四大扣除額自今(98)年5月報稅時啟用,財政部修正97年個人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單身受薪者年所得在25萬元以下,完全免稅;若未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每月被扣繳的稅款也將無法退還。
新修正的97年度綜所稅結算申報書,免申報所得稅標準均較往年提高,全年均無薪資收入的單身者,全年所得在15萬元以下;有配偶但無扶養親屬者在30萬元以內,都不必辦理所得稅申報,也不必繳任何所得稅。
5月即將展開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今年有多項變動,包括標準、薪資、教育與身障扣除額均已調高,綜所稅課稅級距也因累計物價漲幅達到10%,五個級距上限金額均獲調整,最低稅率6%級距上限,已自37萬元提高為41萬元,各級距者約可獲得3%到10%不等的降稅利益。
四大扣除額的調整,對所得單純的受薪中產家庭最為有利。財政部指出,今年免稅額仍維持96年每人7.7萬元不變,但標準、薪資與身障扣除額則分別增加逾2萬元,對民眾而言,仍可獲不小的降稅好處。
以單身適用6%稅率選擇標準扣除額的受薪階級為例,標扣與薪扣額調高,所得不變下,至少可減約3,000元的綜所稅。
家有大學生的家庭,今年則要特別注意教育學費扣除額的祈規定,今年開始,教扣額已改按人頭計算,每一位符合減稅規定的大學生,都可扣除上限2.5萬元的教扣額。過去,教扣額是以家庭為單位,每戶不論有多少位在大專院校就讀的學生,只能共享一個2.5萬元教扣額減免額。
去年10月開辦的國民年金,部分國民已繳納的國民年金保費,今年報稅時,也可與勞保等保費支出,在最高2.4萬元額度內,申報扣減個人綜所稅;習慣捐款給私立學校的民眾,若透過私立興學基金會,且不指定受贈私立學校,捐款則可享有100%扣減所得稅的優惠。
財政部也強調,今年報繳稅措施也比往年方便一些,選擇使用網路報稅民眾,已可選擇以現金繳稅。所有現金、支票等繳稅案件,則不強制只能以稅捐機關提供的繳款書繳稅,民眾可直接上網列印附有條碼的繳款書,至金融機構臨櫃繳交;稅額在2萬元以內者,也可直接到超商繳稅。
- Apr 12 Sun 2009 23:21
18歲以上有嚼檳榔習慣者,每2年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口腔癌位居國內10大癌症的第4位,由於嚼檳榔且有吸菸喝酒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會是二者都不沾的123倍。醫師建議,大於18歲的民眾,如有抽菸或嚼食檳榔的習慣,最好每2年定期到牙科或耳鼻喉科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嚼檳榔與口腔癌、口腔下黏膜纖維化及口腔白斑症有關,口腔下黏膜纖維化會造成病患張口及吞嚥困難、味覺障礙和發聲改變。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8.5%人口嚼食檳榔。醫師提醒,要減少口腔癌發生,除了戒除嚼食檳榔,如果口腔產生紅斑、白斑、不正常色澤、許久不癒潰瘍或不明腫塊,就要小心是否罹患口腔癌。
- Apr 10 Fri 2009 21:06
5到10月是食物中毒發生高峰期
天氣逐漸回溫,每年5到10月是食物中毒發生的高峰期,尤其台灣地處高溫潮濕的亞熱帶區,適合細菌繁殖,更容易造成食品腐敗變質,民眾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物中毒。
衛生署指出,在細菌造成的食品中毒案件中,以肉毒桿菌中毒導致的後果較嚴重。由於肉毒桿菌不需要空氣就能生長,殺菌不完全的低酸性罐頭食品(例如鐵罐、玻璃罐、殺菌軟袋等密封食品)及貯藏不當的香腸、臘肉等醃製食品,都可能造成肉毒桿菌中毒。
食物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腹痛等,當進食後2到48小時出現腸胃道疾病,特別是吃到同樣食物的其他人也有相同症狀時,就要懷疑是食物中毒。
提醒民眾料理食物時,除生、熟食分開處理外,由於細菌通常不耐熱,加熱到70℃以上,大部分的細菌都會死亡,所以最好不要生食。
- Apr 10 Fri 2009 21:03
年輕男性自殺 8歲就看得出明顯情緒問題
自殺名列國人10大死因第9位,96年自殺身亡者高達3,933人,而經過去(97)年到今(98)年的這一波不景氣之後,自殺人數將可能比過去年度增加。
若分別就男女性來看,自殺是男性第8大死因,女性第9大死因,而男性自殺及自傷的死亡率為女性的2倍。近10年來男女性的自殺死亡率都明顯增加,尤其是25歲到44歲的青壯年,更高達7成以上,對家庭、社會造成極大損失。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87.7萬人自殺。如果可以早期發現有自殺傾向者的表現,或許可以減少一些家庭悲劇。因此如何透過對自殺者行為的進一步了解,減少自殺事件的發生,是許多國家共同關心的議題。
芬蘭一項針對自殺者行為的研究就指出,曾經試圖自殺的年輕男性,大約5分之4在8歲時就出現較明顯的精神問題,而且通常是老師或家長就可以看得出來的。而女性則大多在青春期之後才出現情緒問題。這個研究共追蹤5千多名1981年出生者,在24歲之前這些人當中男女性各有27人曾企圖自殺,而其中身亡的男性有13人,女性有2人。
這個報告的另一個結論是,在自殺的方法中,男性傾向採取非達目的不可的致命手段,女性則以服毒為主。
- Apr 09 Thu 2009 21:11
長骨刺與飲食無關
「骨刺」,望文生義常讓人以為是不是吃奇太多魚刺所造成的?甚至有民眾以為是豆製品吃太多或和青菜一起吃,才會長骨刺,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
國民健康局指出,骨刺是脊椎退化過程中所伴隨的一種現象,當人體脊椎長時間承受壓力、拉力、損傷,造成脊椎與脊椎間的軟骨漸漸失去水分與彈性,就會導致脊椎骨骨頭增生而形成骨刺,與飲食無關。
通常年齡越大,長骨刺的機率就越高。但現代人因工作忙碌、缺乏運動等因素,長骨刺已不再是老人的專利,年輕人在缺乏運動的情形下,如果長時間久坐,再加上姿勢不正確,也很容易發生脊椎退化的情形。
國民健康局表示,人體的軟骨組織具備修補作用,輕微損傷,可以完全回復,但若傷害過於嚴重,或長期反覆傷害,就會無法修復而逐漸退化,因此,最好的預訪方式就是避免反覆損傷,並加強局部組織柔軟度來減緩退化的進行。
- Apr 09 Thu 2009 19:53
報稅問題》未滿20歲 不得單獨報稅
報稅季節又要到了,往年常見納稅人誤解稅法的規定,造成申報錯誤、漏報、少報或申報不實等情形。本報今年特別與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根據國稅局的統計,整理出歷年來納稅人報稅時最容易疏忽或犯錯的項目,提供納稅人參考,以免無謂受罰。
未滿20歲的子女有所得,單獨辦理申報
所得稅法規定,納稅人的配偶及合於規定申報減除扶養親屬免稅額的受扶養親屬各類所得,應由納稅人合併申報課稅。因此,凡納稅人的子女未滿20歲(已婚者除外)而有所得者,都應該由納稅人申報納稅,納稅人如將未成年子女所得單獨申報,國稅局除依法合併歸戶課徵外,如有應補稅款者,除補徵外還要處罰。
結算申報期間出國或服兵役疏忽未辦理申報
納稅人不能因為出國或服兵役而免除罰款。
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後,又收到扣繳憑單未補辦申報
納稅人辦理結算申報後,又收到扣繳單位寄發的扣繳憑單,納稅人不知應補辦申報而漏報該筆所得,以致被國稅局核定補稅並處罰。
類似此種情形,納稅人應重新詳細填寫一份正確的申報書,並在申報書右上角註明「第二次申報」及第一次申報日期、收件號碼等字樣,以免受罰。
- Apr 09 Thu 2009 19:49
稅務問答》騎樓土地 應計入遺產課稅
台中市林先生來電詢問:其父親死亡時遺有已建築使用土地一筆,其中騎樓走廊面積土地是否適用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 條第12款規定,不計入遺產總額?
中區國稅局民權稽徵所答覆: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12款不計入遺產總額規定,所指公眾通行的道路土地必須名義上雖為私有財產的土地,惟所有權人事實上已無法使用收益,經政府闢為道路或無償供公眾通行的道路,經主管機關證明,且不屬建造房屋應保留的法定空地部分,始得不計入遺產總額。
本案林先生所稱騎樓走廊土地,雖非屬法定空地,但已為建築使用,且依司法院釋字第564號解釋理由書,闡明騎樓走廊土地所有權人並非完全無法使用收益,依前揭說明,自不屬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 條第12款公眾通行的道路土地,仍應計入遺產總額。
- Apr 08 Wed 2009 21:41
時序已進入腸病毒好發季節
腸病毒又發威?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7)日發布今(98)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疾管局呼籲,目前時序已進入腸病毒好發季節,有5歲以下幼兒的家長及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學)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機會。
腸病毒在環境中是一種很穩定的病毒,當氣候溫暖且相對濕度愈高,病毒的存活時間就愈久,甚至可在一般的器具表面存活超過24小時。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到病人分泌物而受到感染。
依據疾管局監視資料顯示,臺灣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其中以腸病毒71型較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及死亡,以去(97)年為例,有93%的重症個案為感染該型腸病毒所致。今年截至4月5日止,共有11例為確定病例,均為感染腸病毒71型個案。
腸病毒的傳染力雖強,但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習慣,還是可以降低感染機會,只要個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及正確洗手,就是預防腸病毒感染最好方法。
- Apr 08 Wed 2009 21:13
重大器官移植 振興換心、台大換腎、高雄長庚換肝 存活率最高
隨著醫療水準的提升,重要器官衰竭的病患若能獲得器官捐贈,存活的機會將大大提升。
健保局最新統計指出,自1997至2007年之間,健保給付器官移植案例數已達3,875件,其中心臟、腎臟、肝臟及肺臟的移植案例及存活率如下:
移植器官 |
總案件 |
存活率(%) |
|||
3個月 |
1年 |
3年 |
5年 |
||
心臟 |
623 |
86 |
80 |
73 |
69 |
腎臟 |
2,054 |
98 |
96 |
94 |
93 |
肝臟 |
1,119 |
89 |
84 |
81 |
80 |
肺臟 |
79 |
61 |
49 |
32 |
24 |
以上數據顯示,腎臟移植是台灣做最多也最成功的器官移植。
此外健保局也公布1997至2007年重要器官移植存活率的排名如下:
一、心臟移植累計3年存活率排名--
1. 振興醫院 2.林口長庚 3.三總 4.台大 5.台北榮總
二、腎臟移植累計5年存活率排名--
1.台大 2.高雄榮總 3.台中榮總 4.大林慈濟
5.奇美 6.台北榮總 7.中國附設醫院 8.高雄長庚 9.林口長庚 10.成大
三、肝臟移植累計3年存活率--
1.高雄長庚 2.三總 3.台大 4.成大 5.彰基
6.中國附設醫院 7.台中榮總 8.林口長庚 9.台北榮總 10花蓮慈濟
其中榮總表現不如一般預期,全部落在5名之後,台大也僅在腎臟移植排名第一,其他都在第3名之後。
全民健保在1995年開辦初期便已將腎臟和心臟移植納入健保給付,肺臟與肝臟移植則在1998年7月納入。而商業保險中的重大疾病保險則均將重要器官移植納入承保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