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爆發百餘名國小學童感染桿菌性痢疾病例,引發學童家長、患者住家及臨近社區民眾恐慌。疾病管制局提醒,除了保持水源的乾淨外,預防桿菌性痢疾最好的方法,就是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不生飲生食。
疾病管制局表示,桿菌性痢疾的傳染與水源的衛生安全有極為密切的關係,使用未經加氯消毒處理或餘氯含量不足的山泉水、地下水及簡易自來水源,都是導致桿菌性痢疾疫情的原因。
桿菌性痢疾主要經由糞口傳染,直接或間接攝食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用水,就會造成感染。痢疾桿菌的致病力很強,即使吃進極少數病菌亦可能被感染。
疾管局特別呼籲,為預防發生桿菌性痢疾及其它腸胃道疾病的感染,務必全面使用自來水,且飲用前必須煮沸,以確保飲用水的安全。如因特殊環境需使用簡易自來水者,則應設置「加氯消毒設備」,並定期檢測餘氯含量,以維護用水衛生。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資產父母贈與小孩財富時,一旦超過合法的贈與金額111萬元,可會會被課不少稅。對此,理專建議以「信託」方式贈與,不僅可省下大筆稅金,如果分配得宜,一毛錢都不用繳。
贈與金額若超過111萬元,怎麼辦?遠東商業銀行理財顧問張淑裕提供一個撇步,「父母以信託方式贈與小孩金錢,可以設定15~20年後再給,這樣可以壓低金額,減少課稅。」
張淑裕說,現在的1,000萬元,20年後可能只有700~800萬元的價值,「錢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以前的10元很大,但現在的10元買不到什麼東西。」
因此,家長可以用信託方式,將現在要給小孩的錢,設定在20年後贈與,課稅值就會變小。
張淑裕說,根據郵局一年期定期儲金利率2%,按年複利折算現值的話,現在的1,000萬元,20年後約只值673萬元。
這樣看來,原先的1,000萬元,扣掉111萬元後,剩下889萬元,按照累進稅率,將被課稅130萬3,300元;但是變成673萬元後,再減去111萬元,成為562萬元,稅金只剩56萬4,400元。
張淑裕說,使用信託贈與,家長享有主控權,假設家長後來想把錢收回,只要在信託設定的給予年限到期之前,隨時可以解約,而且沒有任何課稅問題。
如此看來,信託贈與的彈性很大,不僅可以節稅,更可以隨時抽回,張淑裕說,「很多客戶都是這樣操作的。」
假設父親要給小孩1,000萬元,張淑裕建議家長兩人先各分一半,也就是爸爸500萬元,媽媽500萬元,然後設立20年後本金他益的信託,這樣算下來,只要被課26萬元的稅金。而與之前1,000萬元,要被上約130萬元的稅,已是天差地遠。
張淑裕說,她建議把這1,000萬元早早拆帳,分2~3年分開贈與,這樣就一毛錢也課不到。
不過張淑裕也提醒家長,如果家長每年以郵局帳戶存111萬元到小孩戶頭,假使給了5年後反悔想拿回,將被課稅,「這就等於小孩贈與爸媽一筆錢,也是要被課稅的。」
張淑裕提醒,只有信託贈與才可以拿回金額不被課稅,其他的贈與並不適用。
【2007/11/26 經濟日報】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資產父母贈與小孩財富時,一旦超過合法的贈與金額111萬元,可會會被課不少稅。對此,理專建議以「信託」方式贈與,不僅可省下大筆稅金,如果分配得宜,一毛錢都不用繳。
贈與金額若超過111萬元,怎麼辦?遠東商業銀行理財顧問張淑裕提供一個撇步,「父母以信託方式贈與小孩金錢,可以設定15~20年後再給,這樣可以壓低金額,減少課稅。」
張淑裕說,現在的1,000萬元,20年後可能只有700~800萬元的價值,「錢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以前的10元很大,但現在的10元買不到什麼東西。」
因此,家長可以用信託方式,將現在要給小孩的錢,設定在20年後贈與,課稅值就會變小。
張淑裕說,根據郵局一年期定期儲金利率2%,按年複利折算現值的話,現在的1,000萬元,20年後約只值673萬元。
這樣看來,原先的1,000萬元,扣掉111萬元後,剩下889萬元,按照累進稅率,將被課稅130萬3,300元;但是變成673萬元後,再減去111萬元,成為562萬元,稅金只剩56萬4,400元。
張淑裕說,使用信託贈與,家長享有主控權,假設家長後來想把錢收回,只要在信託設定的給予年限到期之前,隨時可以解約,而且沒有任何課稅問題。
如此看來,信託贈與的彈性很大,不僅可以節稅,更可以隨時抽回,張淑裕說,「很多客戶都是這樣操作的。」
假設父親要給小孩1,000萬元,張淑裕建議家長兩人先各分一半,也就是爸爸500萬元,媽媽500萬元,然後設立20年後本金他益的信託,這樣算下來,只要被課26萬元的稅金。而與之前1,000萬元,要被上約130萬元的稅,已是天差地遠。
張淑裕說,她建議把這1,000萬元早早拆帳,分2~3年分開贈與,這樣就一毛錢也課不到。
不過張淑裕也提醒家長,如果家長每年以郵局帳戶存111萬元到小孩戶頭,假使給了5年後反悔想拿回,將被課稅,「這就等於小孩贈與爸媽一筆錢,也是要被課稅的。」
張淑裕提醒,只有信託贈與才可以拿回金額不被課稅,其他的贈與並不適用。
【2007/11/26 經濟日報】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有欠稅未繳的人要注意了,只要還有未繳清稅款,會被限制出境之外,名下所擁有的財產,也將被限制不可以移轉。
賴先生出售其名下土地,已與買方訂定買賣契約,並收取部分價金,卻在辦理過戶手續時,發現該筆土地因欠繳稅捐,已遭國稅局通知地政機關禁止處分登記,並已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處強制執行。賴先生因欠稅金額龐大,無法一次繳清,因此開立支票分期繳納,並請求准予塗銷禁止處分登記,但因尚未繳清欠稅,而不被國稅局准許 。
台北市國稅局長凌忠嫄指出,為了防止欠稅人移轉財產逃避稅捐繳納,稅捐稽徵法第24條第1項規定,納稅義務人欠繳應納稅捐者,稅捐稽徵機關得就納稅義務人相當於應繳稅捐數額的財產,通知有關機關,不得為移轉或設定他項權利。由於賴先生欠稅高達400多萬元,國稅局為保全稅捐,因此依法對其財產辦理禁止處分,雖然賴先生已開立支票請求分期繳納,仍須等所有滯欠稅捐均繳清後,才能塗銷禁止處分登記。
台北市國稅局人員進一步提醒,應納稅捐於逾繳納期間屆滿30日後仍未繳納者,除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行政執行處強制執行外,仍會採用下列稅捐保全措施:
一、得就納稅義務人相當於應納稅捐數額財產,通知有關機關,不得為移轉或設定他項權利;其為公司行號者,並得通知主管機關限制其減資或註銷登記。
二、納稅義務人有隱匿或移轉財產逃避稅捐執行跡象者,稅捐稽徵機關得聲請法院就其財產實施假扣押。
三、欠繳應納稅捐達一定金額者,並得報請財政部函請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限制其出境;如為公司,得限制負責人出境。
【2007/11/26 經濟日報】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有欠稅未繳的人要注意了,只要還有未繳清稅款,會被限制出境之外,名下所擁有的財產,也將被限制不可以移轉。
賴先生出售其名下土地,已與買方訂定買賣契約,並收取部分價金,卻在辦理過戶手續時,發現該筆土地因欠繳稅捐,已遭國稅局通知地政機關禁止處分登記,並已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處強制執行。賴先生因欠稅金額龐大,無法一次繳清,因此開立支票分期繳納,並請求准予塗銷禁止處分登記,但因尚未繳清欠稅,而不被國稅局准許 。
台北市國稅局長凌忠嫄指出,為了防止欠稅人移轉財產逃避稅捐繳納,稅捐稽徵法第24條第1項規定,納稅義務人欠繳應納稅捐者,稅捐稽徵機關得就納稅義務人相當於應繳稅捐數額的財產,通知有關機關,不得為移轉或設定他項權利。由於賴先生欠稅高達400多萬元,國稅局為保全稅捐,因此依法對其財產辦理禁止處分,雖然賴先生已開立支票請求分期繳納,仍須等所有滯欠稅捐均繳清後,才能塗銷禁止處分登記。
台北市國稅局人員進一步提醒,應納稅捐於逾繳納期間屆滿30日後仍未繳納者,除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行政執行處強制執行外,仍會採用下列稅捐保全措施:
一、得就納稅義務人相當於應納稅捐數額財產,通知有關機關,不得為移轉或設定他項權利;其為公司行號者,並得通知主管機關限制其減資或註銷登記。
二、納稅義務人有隱匿或移轉財產逃避稅捐執行跡象者,稅捐稽徵機關得聲請法院就其財產實施假扣押。
三、欠繳應納稅捐達一定金額者,並得報請財政部函請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限制其出境;如為公司,得限制負責人出境。
【2007/11/26 經濟日報】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法院昨(22)日朝野協商民法繼承編施行法第1條之1修正草案,達成共識,限定繼承以未成年人及受禁治產宣告人為對象,不設期限,全面回溯。不過,「保證債務」部分是否適用回溯,仍有爭議,26日將再協商。
根據修正後條文規定,繼承人於繼承開始時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未能於修正施行前之法定期間為限定或拋棄繼承,於修正施行後,得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同條新增下列文字,「前項繼承人依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已清償之償務,不得請求返還」。意即債務人不得主張債權人返還過去已償之償務,這部分不溯既往。
民進黨立委楊芳婉說,弱勢繼承人無法在法定期間選擇限定或拋棄繼承,導致扛下巨額債務實在不公平,但也非完全沒有責任。弱勢繼承人繼承的債務與財產,若債務大於財產,僅就繼承所得財產負有限清償責任。
在限定繼承溯及既往部分,即全面回溯。楊芳婉說,這是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例外,雖然法務部有意見,但多數立委都同意回溯。
楊芳婉表示,本會期結束前應可完成保障弱勢繼承人部分的修法;至於繼承編的通編修法,法務部承諾在下屆立委開議時送進立法院審議。
國民黨立委徐中雄對上次協商共識「保證債務」未溯及既往不滿意,要求應比照施行法第1條之1全面回溯;一般人也應比照弱勢繼承人的限定繼承,因有許 多成年人也是無辜繼承龐大債務,就算法務部或銀行公會有意見,他也不退讓。
但楊芳婉認為,限定繼承放寬適用對象,及保證債務溯及既往,都將衝擊法的安定性與信賴性,需謹慎處理;保證債務當初協商時未注意到定義不清,26日會對保證債務涵蓋 哪些部分,及限定繼承對象是否放寬再度協商,屆時再討論。
【2007/11/23 經濟日報】
|
|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法院昨(22)日朝野協商民法繼承編施行法第1條之1修正草案,達成共識,限定繼承以未成年人及受禁治產宣告人為對象,不設期限,全面回溯。不過,「保證債務」部分是否適用回溯,仍有爭議,26日將再協商。
根據修正後條文規定,繼承人於繼承開始時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未能於修正施行前之法定期間為限定或拋棄繼承,於修正施行後,得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同條新增下列文字,「前項繼承人依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已清償之償務,不得請求返還」。意即債務人不得主張債權人返還過去已償之償務,這部分不溯既往。
民進黨立委楊芳婉說,弱勢繼承人無法在法定期間選擇限定或拋棄繼承,導致扛下巨額債務實在不公平,但也非完全沒有責任。弱勢繼承人繼承的債務與財產,若債務大於財產,僅就繼承所得財產負有限清償責任。
在限定繼承溯及既往部分,即全面回溯。楊芳婉說,這是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例外,雖然法務部有意見,但多數立委都同意回溯。
楊芳婉表示,本會期結束前應可完成保障弱勢繼承人部分的修法;至於繼承編的通編修法,法務部承諾在下屆立委開議時送進立法院審議。
國民黨立委徐中雄對上次協商共識「保證債務」未溯及既往不滿意,要求應比照施行法第1條之1全面回溯;一般人也應比照弱勢繼承人的限定繼承,因有許 多成年人也是無辜繼承龐大債務,就算法務部或銀行公會有意見,他也不退讓。
但楊芳婉認為,限定繼承放寬適用對象,及保證債務溯及既往,都將衝擊法的安定性與信賴性,需謹慎處理;保證債務當初協商時未注意到定義不清,26日會對保證債務涵蓋 哪些部分,及限定繼承對象是否放寬再度協商,屆時再討論。
【2007/11/23 經濟日報】
|
|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政部長何志欽昨(22)日透過財政部官員表示,現在還無法估計促產條例租稅優惠落日後,到底能釋出多少稅收,要決定綜所稅率降到多少也還過早,不過綜所稅率降到20%,稅收馬上減半,現在看來是不可能。
財政部已委託學者針對促產落日後可以增加的稅收進行精算,結果要到明年1月才會公布。營所稅和綜所稅率要降到多少,也要等精算結果出來,才可以估算。
財政部常務次長張盛和表示,將等六大工商團的建議書正式送進部裡,協同學者專家進一步研議。
日前六大工商團體調降綜所稅的期待,引發稅改聯盟質疑不應調降富人稅的爭議。張盛和說,六大工商團體著眼的是「效率」,而稅改聯盟講求的是「公平」,其實兩方的說法都有道理。雖然財政部長何志欽曾鬆口,只要促產落日後,營所稅和綜所稅都有調降的空間,不過以長期經濟發展衡量,未來還是先以營所稅的調降為主,綜所稅的降幅會較小。
【2007/11/23 經濟日報】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政部長何志欽昨(22)日透過財政部官員表示,現在還無法估計促產條例租稅優惠落日後,到底能釋出多少稅收,要決定綜所稅率降到多少也還過早,不過綜所稅率降到20%,稅收馬上減半,現在看來是不可能。
財政部已委託學者針對促產落日後可以增加的稅收進行精算,結果要到明年1月才會公布。營所稅和綜所稅率要降到多少,也要等精算結果出來,才可以估算。
財政部常務次長張盛和表示,將等六大工商團的建議書正式送進部裡,協同學者專家進一步研議。
日前六大工商團體調降綜所稅的期待,引發稅改聯盟質疑不應調降富人稅的爭議。張盛和說,六大工商團體著眼的是「效率」,而稅改聯盟講求的是「公平」,其實兩方的說法都有道理。雖然財政部長何志欽曾鬆口,只要促產落日後,營所稅和綜所稅都有調降的空間,不過以長期經濟發展衡量,未來還是先以營所稅的調降為主,綜所稅的降幅會較小。
【2007/11/23 經濟日報】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土地增值稅十月實徵淨額一○.一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比率達四三%。北市稅捐處長謝松芳說,歷年經驗顯示,第四季都是房地產旺季,但依土增稅收狀況判斷,北市房產景氣循環可能已到頂端,未來不太樂觀。
謝松芳說,除非官方有新政策利多,否則他個人認為,平均四到五年的房地產景氣循環,可能已經到頂端。謝松芳已經在北市府內部會議中報告,除了今年的最後二個月以外,明年北市土增稅收預算,也都必須向下修正。
土增稅收一向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自九十一年開始連續三年的減半徵收,加上接續的修法調降土增稅,都讓地方政府為稅收減少而大傷腦筋。謝松芳說,雖然北市今年土增稅收可望超徵,全年估計將達一九○億元,但部分都是這幾年的「假性交易」,也就是為了搶搭租稅優惠進行的土地買賣,只是將稅收提前實現,並非真正增加稅收,未來幾年將逐漸看到後續影響。
除非財政部及稅捐稽徵機關能下令清查土地交易的資金移轉,否則,謝松芳說,土增稅收在明年,應該不會再成長。
整體而言,據北市稅捐處統計,今年一到十月稅收已逾四百億元,加上十一月地價稅開徵,因為公告地價調漲七.二%,可望帶入一九○億元稅收。謝松芳估計,全年北市稅收可望超過最近九年最高紀錄六○三億元,創下近年的新高。
謝松芳說,全年稅收可望超徵,主因是與房地產景氣相關的多項稅收,都出現超徵的現象,幅度從四到十九%不等。以土增稅為例,一到十月稅收已近一六六億,較去年同期成長,比率達到一二.四三%,契稅超徵幅度更是達到驚人的四九%。
少數短徵的稅目包括娛樂稅,較預算數短徵了十八%。謝松芳解釋,主因是北市KTV歇業數增加,以及行政法院有關娛樂稅的判決不利稅處,導致整體娛樂稅收短徵。
【2007/11/22 工商時報】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