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愛 延續愛 手護台灣
買ㄒ恤重建災區手護台灣的募款活動圓滿結束...共募集276100元

http://ceo88afa.pixnet.net/blog/post/28630547

目前分類:健康不NG (4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許多人常自稱具有過敏體質,究竟甚麼是「過敏體質」?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指出,所謂的「過敏體質」,是指身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異物(這些外來物多半含有蛋白質成分,稱為過敏原)的一個過度反應狀態。通常所稱的過敏體質或過敏性疾病,基本上指的就是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及氣喘3種疾病。
 
具過敏體質患者除接受藥物治療與進行環境控制外,目前臨床上也會視患者病情建議施行減敏療法,但減敏治療安全性如何?治療多久可見療效?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表示,減敏療法的原理是針對已測知的過敏原例如塵蹣,以微量漸進方式、長期規律的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使患者體內的免疫反應發生改變,對過敏原產生耐受力,藉以降低對過敏原的敏感度,甚至根治。但並非每位患者都適用減敏療法,且該療法也有年齡限制,較適合5歲以上青春期以前的兒童。
 
一般來說,減敏治療進行3、4個月左右可以發現部分效果,6個月時可以看出免疫細胞的變化,而完整的療程約需2、3年。如再配合生活起居,環境控制和適當的藥物治療,則可強化減敏的效果。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魚露沒魚 雞精沒雞 多是合成胺基酸

家家戶戶煮菜,幾乎離不開「鮮味劑」,如味精、高湯塊等。但你知道嗎,國內賣的鮮味劑中,蠔油不含蠔、雞精沒有雞、魚露沒有魚,大都是合成胺基酸。營養師說,這些調味劑最好少用,否則會帶給腎臟沈重負擔。台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建議,可以自製「鮮味劑」,讓自己吃得沒有負擔。她說,用大骨頭、昆布熬湯,就是最好用的鮮味劑。

想要清爽一點的湯頭,也可以用高麗菜、香菇、洋蔥、玉米、甘蔗頭等熬湯。平常放在冰箱中備用,這些天然素材製成的湯頭,口感不輸味精。相信許多外食族們都有經驗,吃完一頓簡餐後,常覺得很口渴,想要喝杯飲料。鄭千惠說,這是因為吃進的食物中,添加了過量味精或蠔油等鮮味劑。

這些鮮味劑都屬於不必須胺基酸,吸水性很強,人體不易代謝。因此,吃了以後很容易口渴。鄭千惠說,這些鮮味劑鈉離子過高,因此,許多人吃了以後會覺得特別口渴。目前市售的鮮味劑五花八門,包括各種味精、蠔油、雞粉、香菇精、魚露、柴魚、雞精、高湯塊、烤肉醬、醬油、各種速食麵的調味包等。

這些東西都屬不必須胺基酸,人體不易吸收,但容易提升食物鮮度,可以說「俗又大碗」。

不過,大家注意到了嗎

這些鮮味劑不容易腐壞、也不會發霉,連細菌也不敢吃。鄭千惠說,這是因為鮮味劑鹽分都很高,細菌不易滋生。因為細菌滋生需一定溫度、氧氣等條件,鮮味劑環境不適合細菌滋長。

目前網路上還有個傳聞說,如果連吃六年的雞湯塊,很可能會造成腎臟惡化,日後需靠洗腎度日。鄭千惠說,這個傳聞有點言過其實。不過,包括雞湯塊等鮮味劑在內,都需經腎臟代謝,吃多了、吃久了,對人體都不好,有時還會不明原因腰痠,顯示可能已傷腎。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多觸摸檢查每個家人的左後上背
 
廖風德先生登山暈倒事件,暴露了我們每一位家屬的無知與無助,心血管疾病應是主要原因!
 
小弟看報載廖風德的相片,推定他的脖子應是經常僵硬不舒服的,因為他的臉頰不像我們一般人柔軟,臉頰靠耳的脖子也比一般人略粗,這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之前的藝人馬兆駿就是最顯明的例子,他也是急性休克致命!
 
為了家人及自己的健康小弟在此提供一個最好又有效的救命方式:
平日多觸摸檢查每個家人的左後上背,左後上背肩胛骨轉彎處右方約1-2吋的心俞穴是心臟出現異常主治穴!
 
如心俞穴凸出者按壓會疼痛或癢(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 ),小弟治過幾位客人都因感冒致呼吸不順暢(糖尿病患者更要心俞與肝俞並治),經過我幫他們解開此穴位阻塞,人就舒服了。
 
平日多按摩此穴就不會有心臟異常的問題,如果有人呼吸不上來,或將近休克時,用靠手腕的手掌在此心俞穴微微用力壓揉(順時針方向),不舒服者會即時恢復正常的呼吸,此時也務必給他一杯溫水,幫助血液循環。
 
此心俞穴因沒有前面胸骨的阻擋,按壓時就是心臟的後方穴位,所以恢復得快速!從背後治療或急救絕對比前面還快!且急救前胸骨有壓斷的危險性。
 
有心血管問題者、抽煙者,更要多加注意,此穴會比一般人凸出與不舒服!有爬山的山友敬請務必學會此救命的方法! 
 
下一張(熱鍵:c) 
回上一層(熱鍵:b) 
為了健康請各位看到此文章者,不要吝惜推薦此文章!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少上班族必須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工作,成了「乾眼症」的高危險群,醫師提醒,並不是眼睛沒有眼淚才算是乾眼症,當眼水異常大量分泌,就是乾眼症的早期表現,最好儘快就醫,避免傷害角膜,影響視力。 

乾眼症的症狀包括睫毛根部搔癢,容易眼晴乾澀、疲倦、異物砂礫感、灼熱感、長期紅眼睛、眼皮緊繃、分泌物黏稠、間歇性視力模糊,對外界刺激如吹風、強光敏感,常流眼水,眼瞼邊緣長白黃色的小油胞或小針眼。 

醫師指出,包括紋眼線十幾年後,戴軟式隱型眼鏡,女性長期化妝,看電視看電腦用眼過度,有過敏體質、自體免疫疾病等,都容易導致眼瞼邊緣皮脂腺分泌失調、慢性阻塞而罹患乾眼症。 

防範乾眼症,除了適時補充人工淚液外,應避免一些會使乾眼症惡化的生活習慣,例如長時間閱讀,使用電腦,或在過乾或過冷的環境中工作,缺乏睡眠,亂服藥物等,如果病情嚴重者,則需考慮以手術將鼻淚管開口暫時封閉,以減少淚液流失。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的「三高族群」,是發生腦中風的高危險群。而預防腦中風,除遵循醫師處方用藥治療外,適當的飲食與運動也十分重要。
 
但甚麼才是適當的運動?由於長期慢性病患可能產生併發症,如病患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又採行與正常人相同的運動原則,反而讓自身暴露在危險當中。因此,中風高危險群運動前應做好事前身體評估與檢查,以確保安全。
 

一般人與中風高危險群運動方式

一般人運動型態
可採行運動大肌肉群、具韻律性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或傳統健身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
如果太胖或下肢關節有問題,可考慮低衝擊或非負重運動,如水中有氧、游泳,以減少下肢關節負荷。

高危險群運動型態
若有動脈狹窄病變,應避免因肌肉用力壓制血液流通而影響腦部血管血流;如有頸動脈狹窄,應避免大轉頭動作。如有鎖骨下動脈狹窄應避免用力推拉的動作。
避免閉氣用力,如舉重、某些重量訓練。
若本身無運動習慣或很久沒有運動,一開始運動切忌過於激烈或時間過長,曾發生中風或已中風者,容易因突然的激烈運動引起二度中風。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13)日發布的「95年癌症登記報告」結果,95年共有7萬3,293個新發癌症個案,較94年增加4,386人,除子宮頸侵襲癌發生人數減少外,其餘癌症人數都呈增加。就發生人數來看,結腸直腸癌首度超越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 

統計顯示,國人罹癌高度集中在結腸直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和口腔癌等前5大癌症,各種癌症人數均大於5,000人,其中肝及肝內膽管癌與結腸直腸癌是新發個案數超過萬人的兩大癌症。 

從性別來看,在7萬3,293個新發癌症個案中,男性有4萬2,017人、女性為3萬1,276人,男性罹癌風險為女性的1.4倍,主要是因男性特有的嚼檳榔行為,讓罹患食道癌和口腔癌的發生率增加,為女性的10倍以上。 

不過,女性卻比男性較早發生癌症,女性罹癌的年齡中位數為59歲,比男性的65歲提早6歲。這是因好發於女性的乳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和卵巢癌的發生年齡(介於50-54歲),較男性常見的肝、肺、攝護腺和胃等癌症要早10-20歲。 

國民健康局表示,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結腸直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50-69歲民眾每2年至少應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驗,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治。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小的肚子痛,可千萬別輕忽,尤其是上腹部的疼痛,如果置之不理的話,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嚴重的話將會致命! 


手摀著上腹部,突然劇烈疼痛,到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不要以為忍一會兒就沒事,因為這可能是致命疾病的前兆,心臟出了問題,可不能馬虎診治,還有沉默的器官,除了肝臟之外,胰臟也不能輕忽,另外上腹痛還分有在小孩子身上,最常見的有腸梗塞,疝氣,阻塞,腸套疊,或是闌尾炎,年輕女子則是有消化性潰瘍,穿孔,膽結石,尿路結石,或子宮外孕等,每一次發作,不一定要命,不過頻率愈嚴重,真的是要找醫師,還想知道更多急性上腹痛的資訊,請參考台視網站。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政衛生署公布,最新的癌症報告。 

隨著高齡化和生活飲食型態的改變,國人罹患結直腸癌症的人口,首度超越肝癌,成為國人第一號的健康殺手。 

而如果以性別來區分,男性肝癌佔第一位,女性則是以罹患乳癌的人數最多。 


最危險的癌症排行榜出爐,男性前三名分別是,肝癌、結直腸癌、還有肺癌,女性則是乳癌、結直腸癌、肺癌。 

值得注意的是,罹患結直腸癌的人數總和最多,並且首度超越肝癌。 

就性別而言,男性罹癌的風險是女性的1.4倍。 

由於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罹患癌症的人口也大幅成長,尤其肝癌和結直腸癌,都首度超過一萬人。 

除了家族遺傳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容易提高罹癌的機率。 

建議大家,定期篩檢,並且建立高纖低脂的飲食習慣,適度運動,才能真正的遠離癌症。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飲食西化,高油高熱量食物攝取過多,使得膽結石發生率增加。

 

膽結石分為「膽固醇結石」與「膽色素結石」兩大類。前者與膽汁中膽固醇濃度過高有關,後者則與體質及溶血性貧血有關。

 

醫師指出,膽結石可以毫無症狀,病患常常是在體檢時才意外發現。由於膽結石會移動,因此,當其滑動阻擋膽囊出口時,就會造成膽汁無法排出,引發右上腹疼痛,這種疼痛常發生在飯後或夜間,疼痛往往會持續1、2個小時後才緩解。


如果結石卡住膽囊出口時間過久,就會引發急性膽囊炎、甚至腹膜炎、胰臟炎等,危險性極高。此外,膽結石若排出至腸道,有時卡住腸道也有可能引起腸阻塞。

 

醫師提醒,患者飲食應以清淡少油為主。對於已經併發急性膽囊炎或是反覆膽囊疼痛患者,最好接受膽囊切除術。若有合併膽囊息肉、膽管異常患者,即使沒有症狀也應進行預防性膽囊切除術,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若有出現症狀最好儘早接受手術,因為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生急性膽囊炎,其嚴重度及危險性都較高。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金融海嘯,心情不好或悲觀的人比過去多了。但是悲觀或憤世嫉俗並不會讓情況好轉,甚至可能更糟。
 
美國匹茲堡大學一個Hilary Tindle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最近在美國心理學學會年會上發表的研究報告就指出,樂觀者比悲觀者更健康更長壽。
 
這是一項以超過10萬名50歲以上的女性做為對象、追蹤長達15年的研究,結果顯示,樂觀的女性的死亡機率比悲觀女性低了14%,死於心臟病的機率更是低了30%。而且,樂觀者不容易得高血壓、糖尿病,也不容易染上煙癮。
 
此外,這個研究也發現,對他人缺乏信任感的「憤世型」女性的死亡機率比「隨和型」女性高出16%,死於各種癌症的機率也高出23%。而憤世型女性的特色是很容易認同「我常要聽命於那些懂得沒有我多的人」、「最好不要相信任何人」這一類想法,Hilary Tindle指出,研究顯示這種對別人缺乏信任的想法,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後果。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壓高低與腎臟病有關連嗎?衛生署指出,高血壓會形成全身血管管壁壓力升高,造成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進而影響腎臟功能,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病情惡化,而慢性腎臟病也會造成血壓上升。
 
根據國民健康局一項長期追蹤調查顯示,54歲以上中老年人自述有腎臟病者達9%,而腎臟病患者會定期量血壓的比例僅約5成6,非腎臟病患者則為4成1。
 
國民健康局指出,血壓控制是預防腎臟病的重要工作,再加上腎臟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危險性更高,更須定時監測與維持穩定血壓。
 
一般來說,正常血壓為收縮壓小於120 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當收縮壓在120~139 mmHg、舒張壓在80~89 mmHg,就屬高血壓前期,最好就醫接受進一步的診療。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天有超過1萬人因吸菸而死亡。預估到2030年,每年死於吸菸相關疾病的人將達到1千萬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指出,吸菸對健康的危害,從肺癌、口腔癌、膀胱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胰臟癌及子宮頸癌到呼吸道疾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從美國一項統計數字顯示,1991年香菸製造業總收入是320億,但是,因吸菸而增加的醫療費用支出卻高達500億元!
 
醫師表示,單純靠意志力戒菸並不容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尼古丁成癮性。台灣每年有超過400萬名吸菸者需要協助戒菸,其中有70%曾經嚐試戒菸,但成功率不到1成。不過,醫師也強調,如果輔以有效戒菸藥物來減輕戒菸所產生的不舒服(例如口服藥、尼古丁貼片、口嚼錠等),是可以有效提高戒菸成功率。
 
目前這類藥物已經可以在醫院戒菸門診依處方使用,國民健康局也提供戒煙藥費補助,建議癮君子可以多多利用,成功戒菸。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包括前總統李登輝心臟裝了好幾根支架、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曾接受心臟繞道手術,這些名人罹患的正是冠狀動脈心臟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指出,包括性別、年齡、體重、抽菸與否、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症等,都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常見症狀例如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甚至肩頸痠痛、上臂發麻等也可能是疾病的臨床表現。
 
靜式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或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掃描都是目前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常見的檢查,間接偵測心肌缺氧的現象。而隨著醫學進步,現在國內也引進非侵入性64列電腦斷層設備,可以精準探查心臟冠狀動脈健康情況,估計患者的血管年齡,讓一些非典型胸痛與中高危險群無症狀病人,可以早期發現血管問題,接受預防性處置,降低急性猝死風險。
 
醫師表示,具危險因子而沒有胸痛的病人,經醫師評估屬於中度以上心血管風險族群,就適合接受64列心臟電腦斷層攝影。所謂中度風險即代表未來10年心臟病發風險大於10%以上者,這樣的評估均可在心臟內科門診完成。
 
雖有儀器可以早期診斷血管問題,但醫師強調,規律生活、適度運動、健康飲食,才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二法門。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有媒體報導指稱,一女子長期每天飲用2、3千西西綠茶減肥,結果非但未達減重效果,反而造成「缺鐵性貧血」的不良後果,喝茶真的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嗎?衛生署釐清表示,正常地喝茶並不會產生「缺鐵性貧血」。
 
茶葉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s)和咖啡因(caffeine)。在茶葉水浸出物中與亞鐵離子(Fe++)產生絡合反應的多酚類物質稱為茶多酚(又稱茶單寧、茶鞣質)。研究發現,多酚類物質不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還具有其他生理活性。
 
衛生署指出,鐵則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體內的鐵會循環使用,當紅血球死亡後,紅血球中的鐵會再度回到骨髓中,被應用到新的紅血球之中,身體大量失血就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好發於成長期的女性,該年齡層女性原本即需注意身體是否會因月經過多而產生缺鐵。
 
如果人體處於慢性失血狀態,正常飲食中的鐵是不足以補償身體中鐵的流失,而肉食則是補充鐵的最好來源,建議可食用例如牛肉、羊肉等含鐵質較高的食物。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眠不覺曉」,這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的佳句,但這句話也確實是描述人體在春天的一種生理反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指出,春天氣溫回暖,白晝慢慢增長,但有些人反而覺得早晨不易醒來,白天容易疲倦、頭昏、食慾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明顯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但各項檢查指標又無異常,這可能就是因氣溫回升,身體較為放鬆,加上皮膚表層血流增加,導致腦部血流量相對減少所致。
醫師表示,春天是陽氣升發時機,千萬不要想睡就一直睡,應該盡量使睡眠規律,同時保持環境空氣流通,多到戶外活動,盡可能在早晨曬一小段時間的陽光,這些都有助於全身氣血循環。此外,可以利用工作空檔伸伸懶腰、搓搓臉、揉揉後頸部,或喝一些花茶,都有幫助。
 
醫師也提醒,有些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在春天氣候變化大會較嚴重,患者常因鼻塞、頭昏而精神不濟,最好就醫治療才會改善;而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的人,由於血管壁彈性降低,流到大腦血流量減少而頻打哈欠,這可能是腦部缺氧前兆,一定要留意。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吃火鍋,最對味的火鍋菜之一就屬菊科的茼蒿菜。在台灣,每年10月到翌年4月是茼蒿盛產期,若未採摘,放任茼蒿持續生長,到了春天,就會開出鮮艷漂亮的花朵,由於外觀上很像野菊花,也有人喊茼蒿菊花菜,或是春菊。

茼蒿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別名,就是「打某菜」。茼蒿含大量水分,一經燙煮,水分流出,原本一大鍋的生菜,轉瞬間「縮水」成一小盤。曾有老公以為老婆偷吃,不分青紅皂白毒打老婆一頓,「打某菜」之名因此而來。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
根據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記載,茼蒿可以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以及利腸胃。到了明朝李時珍,認為茼蒿這種野菜味辛甘、性平且無毒。

熬水加糖飲 除咽喉異物感

有些人常覺得咽喉有不明原因的異物感,常要清清喉嚨,這時候,可以吃一些茼蒿,或拿茼蒿熬水、加入冰糖後飲用,能止咳化痰,對輕微咳嗽的患者也有幫助。

抗氧化高手 降三酸甘油脂

除了對付喉嚨不清爽,吃茼蒿跟喝菊花茶,還能降低三酸甘油脂跟壞膽固醇,增加血管彈性。嫌單吃茼蒿香氣過重,可以入火鍋,但要留意肉類跟其他油脂攝取,否則吃了也沒效。

茼蒿裡含有揮發性精油,不但能促進腸胃吸收,加熱後香氣四溢,還能提振食欲,讓胃口大開。另外,茼蒿含有不少β胡蘿蔔素,能抗氧化,膽鹼則有助於增強記憶力,頭好壯壯。

精油易揮發 別長時間熬煮

不過,要提醒民眾,茼蒿裡的精油易揮發,最好不要長時間烹煮,快炒或汆湯後食用較佳。

茼蒿雖然富含纖維質,能通腸利便,也能預防便秘,改善老人家排便不順的困擾,但要記得,腹瀉時最好避免食用。

寒冬裡,不少民眾喜歡泡湯,不想到溫泉區人擠人,可以把茼蒿切段後泡澡。茼蒿遇熱後慢慢釋放出香氣,能讓頭腦變得清醒,還能促進血液循環。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寒冷,坊間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生意搶搶滾,衛生署提醒,民眾進補前先找合格中醫師看診,了解個人體質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食補方法,才不會「補」錯了,反而造成胸悶、腹脹、口乾舌燥等不適症狀。

 

傳統中藥膳食的烹調方法,多將中藥材佐以家禽、畜、魚或豆製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材,加水和酒慢慢燉煮,由於油脂、熱量及普林含量高,必須配合正常的腸胃功能才可被人體吸收,如果因為進補增加腸胃負擔,無法消化吸收,不但無法補身,還可能引發腸胃疾病、肥胖、痛風等毛病。

 

除了不宜隨意進補,中藥材的清洗也馬虎不得。由於中藥材產自大自然的天然物,如動、植物及礦物等,燉補前須先清洗,去除蟲卵、化學添加物、農藥殘留及泥土等,以維護燉煮食品的衛生。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旦假期即將到來,旅遊及返鄉人潮增加,將使得流感散播機率大幅提高,提醒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應加強流感自我防護措施。

 

每年年底到次年3月是台灣流感流行的高峰期,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定點醫師類流感疾病通報比率近來已呈現上升趨勢。

 

流感為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與一般感冒不同,流感潛伏期為13天,之後會出現高燒、寒顫、喉嚨痛、頭痛、肌肉酸痛、疲倦、鼻塞與咳嗽等症狀,痊癒時間會較一般感冒長,可能需要數週才能完全恢復。

 

由於流感除了會引起全身不適症狀外,有時還會引起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尤其是老人、幼童或患有慢性心肺疾病者,更要特別注意。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冷除了感冒患者增加外,冬季溼疹也讓不少人困擾不已!

 

造成冬季溼疹的原因主要為皮脂不足,皮膚保濕不良,出現脫水發炎。雖稱為冬季溼疹,但並不限於冬季才會發病,一般在冷氣空調或低濕高溫的空間內,皮膚乾燥者就容易引發溼疹,其中老人因皮脂分泌漸少,更為溼疹的好發族群。

 

國民健康局建議,預防冬季溼疹發生,民眾居住環境溫度以保持能忍受的低溫為宜,因為電暖爐與電熱毯的使用,會加速體表水分的流失。此外,洗澡水溫不宜太高,肥皂儘量使用去污力較溫和的產品,浴後塗抹乳液以保持皮膚含水量,均可有效減輕症狀。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科技進步,再加上國人愈來愈重視生活品質,連帶也使得台灣國民醫療保健支出(NHE)節節上升!

 

根據衛生署最新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96年包括來自公共衛生、公私部門醫療衛生行政支出與個人醫療等各項醫療保健支出,共達7,714.3億元,以當年度全台2,291.7萬人口數計算,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為33,661元,7年來成長27.6%。

 

其中,來自個人醫療支出(指個人用於醫療院所的醫療保健服務、個人自購醫療用品、設備及器材等支出)共有6,957.3億元,占整體醫療支出的9成。

 

分析個人醫療費用用於各項疾病的狀況,以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與循環系統疾病所占比例較多,4大系統疾病支出約占個人醫療費用總額的5成。

 

若從各年齡層醫療保健支出總額來看,以50~59歲所花的醫療費用最高,其次為70~79歲,60~69歲排名第3位。

 

再進一步以各年齡層醫療支出總額除以當年該年齡層人口數,平均每人每年醫療費出支出金額最多的年齡層為80歲以上,平均每人每年支出121,626元,其次為70~79歲的10902元;而女性20~59歲平均每人醫療費用均較同年齡男性高,男性60歲以後的醫療費則高於女性。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