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愛 延續愛 手護台灣
買ㄒ恤重建災區手護台灣的募款活動圓滿結束...共募集276100元

http://ceo88afa.pixnet.net/blog/post/28630547

目前分類:健康不NG (4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常吃感冒藥嗎?小心吃錯藥會侵蝕你的健康。

 一個小男孩走進新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鄭敬楓的診間,他全身長毛而且身材矮小, 一看就知道長期服用類固醇,」鄭敬楓談到病人覺得不忍心。

因為類固醇可以在短時間內降低發炎的反應(例如發燒、喉嚨痛),很快地就讓病患感覺很舒服,是許多診所醫生贏得「醫術好」的秘密武器。

但是長期使用的結果,會產生許多的副作用,例如:抑制發育、多毛症、滿月臉、水牛肩、骨質疏鬆、高血壓、白內障、 局部皮膚萎縮、血管擴張、黴菌感染等,反而得不償失。

除了類固醇,強效的止咳藥可待因(codeine)及抗生素( antibioitics),也是必須注意的陷阱。

可待因的止咳效果很強,但是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成癮,而且有痰的時候服用可待因,會讓痰咳不出來,可能造成肺炎。就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啟哲所知,「在醫學中心除了複方咳嗽藥水外,很少耳鼻喉科醫師單獨開出codeine這個藥方。」

診所醫師也都明白可待因強力鎮咳的後遺症,但為了迅速止咳,又要避免肺炎的發生,有些會同時加開抗生素做為預防。

但是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結果,會產生抗藥性,嚴重者可能造成「細菌無藥可治的情形,」德音診所院長鄭文生警告。

黃啟哲的臨床觀察發現,「7090%的第一線抗生素,對於台灣民眾的鼻竇炎已經都無效了,」他感慨地表示「細菌被愈養愈毒。」

 

小孩感冒沒人敢用阿斯匹靈

另外,大家所熟悉的阿斯匹靈(Aspirin),「幾乎沒人用在感冒了,」黃啟哲表示,尤其是小孩子。因為它很容易引起一些用藥後的過敏現象,而且一發生就很嚴重。另外,若是病人感染的是水痘或呼吸融合病毒,一開始很難與一般感冒區分,若服用阿斯匹靈會產生「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會造成中樞神經的後遺症,影響學習能力及智商,所以18歲以下的孩子感冒,不要服用阿斯匹靈。

鄭文生以多年來的執業經驗提醒民眾,小心你及家人的感冒藥,不要出現下列的成分:

●類固醇:當見的藥名有steroidbetamethasoneprednisolonedecadron等。

●抗生素:常見的標示有盤尼西林、紅黴素、頭孢子素……,鄭文生提醒「只要是『XX西林』、『X黴素』、『XX素』、英文字尾是『mycine』、『cillin』的都要小心。」

●阿斯匹靈:大部份的醫生及藥師都知道阿斯匹靈用在感冒的嚴重性,所以不會亂開。但是民眾自行買藥,要特別注意。

身為開業醫的鄭文生表示,「民眾求快好」和「醫生下猛藥」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他呼籲民眾:

1.了解感冒的病程,不要求快:在民眾「愈快好,愈厲害」的認知下,開業醫生為了在市場上生存,只好「下猛藥」鞏固招牌。但是感冒的病程差不多是一個星期,用強效藥把症狀壓制,並不代表病好了。

2.感冒不一定要打針:尤其是小孩子,「因為對藥物的反應較激烈,而且無法追蹤過敏史,」鄭文生表示,除非是無法吃藥的情況(例如嘔吐、疹性咽喉炎),「大人也是要看症狀,不要動不動就要求打針。」

3.不要一個醫生看了沒效,又看第二個、第三個:在固定診所建立完整的病史,較容易診斷出慢性的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不會被當成感冒治療,而且醫生也較能追蹤長期服藥的劑量,避免嚴重的副作用。

4.拒絕不明成分的藥品:例如許多在廟前、開著車來叫賣的黑藥丸,其實主要成分是類固醇,只是做成中藥的型式,讓民眾誤以為「藥效較溫和」。

辨識藥品對於一般民眾是一件困難的事,鄭敬楓說,一個簡單的方法是,「看這家才有效,別家都沒效,可能就要小心這家了。」

 

減輕鼻塞和咳嗽小祕方

進入秋冬季節,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不會要人命,日子卻很難過,幾個小祕方可以讓你好過一些。細雨綿綿,滴滴答答的雨聲中,已經聞得出冬天的霉味了。

家裡蹦蹦跳跳的小孩,忙進忙出的大人,不分幾年級生,老、中、青、少,「咳咳」、「噌噌」成了共同的流行語。辦公室、教室裡也是「咳咳」、「噌噌」聲此起彼落,彷彿是某種暗號。

鼻塞惱人,咳嗽難纏,日子都不好過。台語俗諺說「醫生驚治嗽」,一語點破醫生對咳嗽也沒太大能耐。

鼻塞和咳嗽,原因雖然很多,不過卻是感冒時最常聽到的兩大抱怨。鼻塞讓人呼吸困難,腦袋昏沈沈,咳嗽則不僅自己難受,也讓周遭的人害怕起隔壁這個「嗽鬼」。

 

感冒看醫生?不必吧!

灣人聽到旁人的咳嗽聲,總是習慣地問一聲:「看醫生了沒?」這句話聽在西方人耳裡,總覺得莫名其妙。因為通常他們總說:「喝個檸檬蜂蜜溫水吧!」從英國來台灣定居多年的菲力浦,一直還搞不懂他的台灣太太為什麼一感冒,就往診所跑,吃一堆藥,卻不願意待在家裡休息、多喝水。

在美國,如果你說你感冒去看醫生,那真是個笑話。30歲的凱倫說:「通常我們不看醫生的,因為醫生真的不能幫你什麼,如果真的很難受,那就到超市裡的藥房去買成藥。如果是小孩的問題,父母通常會打電話給醫生,問要買哪一種咳嗽藥水給小孩喝。」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非處方藥那麼興盛的原因。

一般來說,吃藥不能治癒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冒,也不能縮短感冒時間,只能讓你症狀減輕一些。這對美國人來說是普通常識,他們也就自己處理,再加上看病不僅花錢,還要預約,快的話是兩、三天後,慢的話一星期,緩不濟急。

住在西雅圖的莎拉,是個醫學藝術家(medical artist),專門幫醫生畫手術分解圖和解剖圖,朋友順口問她有沒有頭痛藥,就像多數的美國人一樣,她一拉開抽屜裡,一罐罐50顆、100顆裝的頭痛、感冒常備藥,一一告訴你,這種藥效強、那種六小時藥吃一顆。看醫生對美國人來說,真是非不得已才去。

其實,不必花錢、浪費時間去看醫生,你也可以好好照顧自己。平均成人一年大約感冒24次,小孩68次,有些小祕方,看起來不起眼,卻可以讓自己和孩子,在這些日子舒服一些,好過一點。

 

照顧小祕方

1一般感冒

喝足夠的水。每天8大杯水或果汁。可以避免鼻腔、喉嚨乾燥,同時稀釋痰、鼻涕,比較容易咳出或是擤出來。

避免含咖啡因的咖啡、茶、可樂,以及含酒精的飲料。咖啡因和酒精都會促進水分排出,造成脫水,正好是我們最不想要的效果。

溫鹽水漱口、一天數次,或喝溫檸檬蜂蜜水,也許對喉嚨痛和咳嗽有幫助。不過,美國肺臟協會指出,一般人所相信的大蒜、蜂蜜、檸檬、鋅、維生素

 C,這些都沒有足夠的科學研究證實可以用來「治療」感冒。

感冒時美國人喜歡喝個熱雞湯。美國肺臟協會指出,熱的流質,本身就可以減輕喉嚨或咳嗽的不舒服,但是雞湯沒有特別的神奇效果可以「治癒」感冒。

臥床休息。古老方法卻也是加速復原的好方法,同時待在家裡也可以避免傳染給別人。有些藥物會有嗜睡的副作用,正好強迫病人休息。

如果家裡有抵抗力比較弱的人,病人則應該要戴上口罩,避免傳染給他們。

 

照顧小祕方

2小孩的鼻塞、咳嗽

沒有藥物可以加速感冒的復原,或是縮短時間。感冒成藥,像是含抗組織胺和抗鼻塞的藥物,通常對減輕學齡前的小孩的感冒症狀沒效,而且可能會有副作用。抗生素也無法對抗病毒感染的感冒。

父母可以做的是,儘量讓小孩感到舒服,鼓勵他們休息,注意合併症。

不過,要特別注意以下幾件事:

讓免疫系統發揮作戰力:如果小孩發N但是溫度不高,不要立刻給退燒藥。梅約醫學中心指出,藉著升高溫度,小孩身體正在製造一種不利病毒生存的環境。不過,如果高燒引起脫水或抽搐,必須立刻就醫。

16歲以下的小孩病毒感染時,例如感冒,千萬不要給阿斯匹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阿斯匹靈用在小孩病毒感染,會引起雷氏症候群──雖然罕見,但是會致命的疾病,通常發生在

 

312歲小孩。

一般來說小孩感冒會比大人來得嚴重,而且比較容易有合併症,例如耳朵感染。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建議,如果小孩有以下症狀,應該就醫:發燒超過40度、畏寒、發燒超過72小時、嘔吐、肚子痛、不尋常的嗜睡、頭痛、呼吸困難、持續哭、耳朵痛。

 

照顧小祕方

3咳嗽

不抽菸,同時遠離抽菸者,以免吸入他們的二手菸,讓咳嗽更嚴重。

如果是乾咳,試試蜂蜜檸檬茶,或檸檬蜂蜜溫水。不過,

1歲以下小孩不可以喝蜂蜜。

如果夜咳厲害,可以墊高枕頭,讓自己頭部抬高,有助呼吸順暢。

 

如果有下列症狀最好找醫師診治:

 1.咳嗽有血、痰很稠、綠色、咖啡色。

2.呼吸急促、有哮鳴聲,胸痛、緊縮感,或是呼吸困難。

3. 咳嗽有痰超過七天沒有改善。

4. 咳嗽好好壞壞,反反覆覆。

5. 持續發燒或高燒。

 

照顧小祕方

4鼻塞

擤鼻涕動作要輕柔,不可過度用力。

淋浴,或打開蓮蓬頭,坐在浴室裡,呼吸濕潤的溫水蒸汽。

 

喝大量水幫助稀釋痰液。

 

梅約醫學中心建議,如果鼻塞超過12星期,最好給醫生檢查是什麼原因。如果是過敏,醫生可能會開抗組織胺和吸入性抗發炎的藥物。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覺得疲勞嗎?疲勞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一般來說,只要適當的休息,短時間內就可以恢復。但臨床上,因疲勞致死或意外的案例愈來愈多,「過勞」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所謂「過勞症」,在醫學上的正式用語是「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是指因工作壓力與職業因素所引起的腦血管與心臟疾病的急性發作。

 

通常,過勞症初期患者常有「感覺憂鬱、心情低落」,「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做什麼都沒有興趣,一直快樂不起來」,「很想換工作,但又沒辦法離開」等情緒症狀。此時若沒有適當休息,緊接著就會出現包括頭痛、噁心、暈眩、肢體無力,或胸悶、胸痛、呼吸急促等急性症狀。

 

衛生局表示,疲勞是身體防禦機能中的警告訊號,民眾不必太擔心疲勞的發生,最重要的是避免過度勞累,包括充足睡眠、適當休息及娛樂、運動等都是消除疲勞或恢復體力的方法。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國將每年的11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呼籲世人重視糖尿病流行問題。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估計,目前全球約有24,600萬糖尿病人口,預計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數將上升到38,000萬人,在20年間成長5成。

 

在台灣,從2002年至今,糖尿病一直排名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根據衛生署統計,2007年共有1231人死於糖尿病,亦即每天有28人,平均約5122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死亡。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從研究結果顯示,台灣19歲以上民眾罹患糖尿病的盛行率,由1997年的5%增至2002年的8%。國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作用阻抗和分泌缺陷所引起的糖尿病)人口約占98%,第1型糖尿病(胰臟ß細胞破壞,容易導致酮酸血症的糖尿病)占11.5%;618歲的學童和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盛行率為約第1型的6倍,尤以1315歲風險最高,顯示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衛生局強調,糖尿病不僅威脅個人健康、增加家庭醫療費用支出,也會影響生活品質,同時,糖尿病可能會伴隨心臟病、腎臟病、失明和足部病變等併發症,但只要患者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是可以延緩疾病發生,以及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國將每年的11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呼籲世人重視糖尿病流行問題。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估計,目前全球約有24,600萬糖尿病人口,預計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數將上升到38,000萬人,在20年間成長5成。

 

在台灣,從2002年至今,糖尿病一直排名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根據衛生署統計,2007年共有1231人死於糖尿病,亦即每天有28人,平均約5122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死亡。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從研究結果顯示,台灣19歲以上民眾罹患糖尿病的盛行率,由1997年的5%增至2002年的8%。國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作用阻抗和分泌缺陷所引起的糖尿病)人口約占98%,第1型糖尿病(胰臟ß細胞破壞,容易導致酮酸血症的糖尿病)占11.5%;618歲的學童和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盛行率為約第1型的6倍,尤以1315歲風險最高,顯示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衛生局強調,糖尿病不僅威脅個人健康、增加家庭醫療費用支出,也會影響生活品質,同時,糖尿病可能會伴隨心臟病、腎臟病、失明和足部病變等併發症,但只要患者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是可以延緩疾病發生,以及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很多完全不喝白開水的人,他們都忽略了白開水對身體的重要性,以為只要是水份即可,一昧的將飲料當開水喝,殊不知加料的糖水對人體的害處不可計數,總之呢,多喝水! 多喝水有益,沒事多喝水。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容易呆滯、反應遲鈍,而且工作缺乏效率?其實這並不是你的身體開始老化,有可能是你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補充水份喔! 那麼要如何做才正確呢?把握以下的時機補充水分,保證讓你水噹噹!

 

(一)三餐後喝水
醫生建議用餐後半小時喝水較為適當,但是現代人習慣喝罐裝飲料,不喜歡喝白開水,其實每餐飯後喝罐飲料,也大概可以補充一天所需水分的一半了,然而,喝罐裝飲料也要慎重選擇,其中以運動飲料或是蔬果汁最好,因為蔬果汁可以補充多種養分,而運動飲料具備適量的電解質,和人體滲透壓相當,比水還容易被吸收,最近市面上出現了Light的運動飲料,對於不常運動的上班族來說,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相當適合的選擇。

 

(二)起床一杯水
清晨可以說是一天之中補充水分的最佳時機,因為清晨飲水可以使腸胃馬上甦醒過來,刺激蠕動、防止便秘,更重要的是,經過長時間的睡眠後,血液濃度增高,這個時候補充水分,能迅速降低血液濃度,促進循環,讓人神清氣爽,恢復清醒。

 

(三)睡前一杯水
人體在睡眠的時候會自然發汗,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水分及鹽分,而睡眠的八小時內,身體都無法補充水分,這就是為什麼早晨起床會覺得口乾舌燥的原因了。因此醫生建議在睡前半小時要預先補充水分、電解質,讓身體在睡眠中仍能維持平衡的狀態,同時也能降低尿液濃度,防止結石的發生機率。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1招] 忌仰睡:
避免手放在胸部,壓迫心肺,而且仰臥時舌根部往後墜縮,影響呼吸,易發出鼾聲。 此外,伏臥會壓迫胸腹,左而臥會壓迫心臟,均屬不當。惟有「右臥如弓」最能使全身肌肉鬆弛、肝血流增多、呼吸通暢。
( 右臥如弓又稱為臥佛睡,另外瑜珈的攤屍睡法也不錯,就是讓身體呈為一個大字。)

 

[第2招] 忌睡前思緒萬千:
宋代蔡季通 中說:「早晚以時,先睡心,後睡眼」。現代研究約80﹪的失眠是精神疾病所造成。因此,懂得舒解壓力,以及避免杞人憂天等情緒,是很重要的。
(所以睡前最好不要閱讀理科)

 

[ 第 3 招 ]  忌說話:
孔子云:「食不言,寢不語」,蓋因睡前嘮叨不絕會使思緒興奮,大腦不得安寧,因而影響入睡。
( 這可以拿給媽媽或是老婆看 . . ^_^ )

 

[ 第 4 招 ] 忌飲酒飽食:
古人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今人認為睡前三小時不進食,可使胃部獲得充份休息,但有時一杯熱牛奶可免因飢餓而睡不好。至於喝少量的酒,則可以鬆弛減少緊張,過量的酒則適得其反,況且酒精會加速腦細胞的老化,因此中年酒癮患者的睡眠型態與不喝酒的老年人相似。
( 為了配合新陳代謝,睡前最好不要吃東西,如果餓了可以喝點熱牛奶。另外,吃宵夜容易導致肥胖喔 ~)

 

[ 第 5 招 ] 忌睡中開燈: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從寤入寐,進入睡眠狀態,是一個引陽入陰的過程。醒時屬陽,睡時屬陰,光亮屬陽,黑暗屬陰。最近西方醫學也報導,晚上睡覺開燈會影響智力發展,所以最好養成晚上睡覺關燈習慣。

 

[ 第 6 招 ]  忌蒙面睡:
古人有「夜臥不覆首」的說法,因為睡覺時用被子蒙住頭面,會使人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發生呼吸困難。

 

[ 第 7 招 ] 忌當風而睡:
古書 說,臥處不可當風,當風「恐患頭風,背受風則嗽,肩受風則臂疼,善調攝者,雖盛暑不可當風及坐臥露下。」現代生活中的電風扇,在睡眠中亦當小心,因為人在睡眠中,生理機能較低,抵抗力較弱。

 

[ 第 8 招 ] 忌張口呼吸:
中國古代藥王孫思邈說:「夜臥常習閉口」因為張口呼吸,空氣未經鼻腔「預熱」、「過濾」處理,容易引起咽乾咳嗽或其它感染。

 

[ 第 9 招 ] 忌睡中忍便:
現代研究認為,憋尿忍便對人體均有害處,也會影響睡眠。

 

[ 第10招 ] 忌貪睡懶覺:
中國的 中早有「早睡早起」「久臥傷氣」的告誡,故而睡眠應以醒為度,睡懶覺對人體是有害的。
( 不過內經說睡覺應該依照四季調度,春夏宜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 ..。所以冬天睡懶覺應該是不錯的 ... ^_^ )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序進入冬季,又到國人養生的季節,由於民眾進補不外乎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等補品,營養師提醒,這些補品都是「高熱量」、「高蛋白」、「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材,慢性病患食用時要特別留意。

 

針對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三高」患者,如何補冬養生?營養師提供以下建議,讓慢性病患可以兼顧養生與健康。

 

1.捨棄內臟類、肥肉,改選擇帶骨肉類,如小排骨,可降低膽固醇。肉類份量對於控制「三高」有絕大關係,應按平時份量食用。

 

2.進補之餘不要忘了纖維對慢性病的好處,可添加低卡路里高纖食材來增加食物豐富性及飽足感,如菇類、蒟蒻製品等。

 

3.藥膳煮好時,要將浮油去除,避免喝下太多飽和脂肪酸及熱量,由於藥膳湯內含有較多普林,痛風患者不宜大量攝取。

 

4.一般沾醬大多屬重鹹,對於要控制血壓的人,使用沾醬時應加少許熱開水稀釋使用,避免鈉鹽攝取過多。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天 今晚哪裡有問題   主題:健康抗癌

※養身飲品示範-吳永志
◎【示範飲品-1】-<強身健體蔬果汁>
材料:蔬菜-中型甜菜根1/2個、胡蘿蔔1條
水果-檸檬1/2個,中型蕃茄2個、草莓6粒、蘋果1/2個、鳯梨1/4個
配料-蒸餾水2又1/2杯、老薑5片、亞麻子1/2茶匙、海鹽1/4茶匙、白芝麻1大匙
作法:1.所有食材洗淨;甜菜根去有泥土部分的皮後,切塊;胡蘿蔔、蕃茄、蘋果、鳯梨切塊
2.檸檬削去綠色表皮,保留白色纖維、果肉和籽
3.把水倒入蔬果機內,再放入所有蔬果及配料,一同攪打成汁,即可飲用

◎【示範飲品-2】-<防癌強身蔬果汁>
材料:蔬菜-胡蘿蔔2條、玉米1/2根(黃、白皆可)
水果-蕃茄2個、蘋果1/2個、葡萄柚1/4個、柳橙1/2個、檸檬1個
配料-蒸餾水2又1/2杯、乾紫菜1/4片、白芝麻2小匙
作法:1.所有食材洗淨;胡蘿蔔及蕃茄切塊;玉米先把玉米粒削下來;蘋果不去皮也不去心,切塊備用
2.葡萄柚、柳橙、檸檬削去外皮,保留白色纖維和果肉的部分,籽也要保留
3.把水倒入蔬果機內,並將所有蔬果連同配料一同放入攪打成汁,即可飲用

◎【示範飲品-3】-<強化肝臟功能蔬果汁>
材料:蔬菜-中型紅色甜菜根1個、苜蓿芽1/2杯、蘆筍3根、高麗菜葉數片
水果-梨子1/2個(綠色皮的梨子或青蘋果)、酪梨1/2個、檸檬1個
配料-蒸餾水2杯、老薑5片、迷迭香少許、枸杞3大匙、巴西利5小枝、香菜5~6小枝、卵磷脂2~3小匙
作法:1.所有食材洗淨;甜菜根去皮切塊;蘆筍切段
2.梨子連皮切塊;酪梨去皮不去籽切塊;檸檬削去外皮,保留白色纖維和果肉,不去籽備用
3.把水倒入蔬果機內,再放入所有材料(卵磷脂先不放),一同攪打成汁,最後加入卵磷脂,用低速攪打10秒即成

※抗癌料理示範-吳明珠
◎【示範料理-1】-<薏米蓮子粥>
材料:薏米5錢、蓮子5錢、枸杞5錢、山藥5錢、綠豆5錢、紅棗5錢、小米5錢
作法:1.把食材全部洗淨,將薏米、蓮子、綠豆、小米泡水放至隔夜(最少要泡4小時)
2.將薏米、蓮子、綠豆、小米加水超過3公分,開火煮至豆子全開後,加入枸杞、山藥、紅棗再煮5-10分鐘,即可食用

◎【示範料理-2】-<枸杞燉甲魚>
材料:甲魚300g、枸杞子5錢、黃精3錢、玉竹3錢
作法:1. 將甲魚洗淨,去頭、爪,切成小方塊置鍋內,放入中藥材
2. 加適量清水燒開,去浮沫,移文火燉至甲魚肉熟透即成

◎【示範料理-3】-<養陰清肺雪羹湯>
材料:海蜇30g、鮮荸薺15g、麥冬3錢、石斛5錢、山藥5錢
作法:1.將海蜇用溫水泡發,洗淨切碎,將荸薺洗淨去皮,共置砂鍋內
2.加清水燒開,改文火煮1小時,取湯分次服用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蒐集全球器官捐贈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器官捐贈率雖遠低於多數歐美國家,但在亞洲國家中,則僅次於以色列,位居第2。以94年至96年的平均值計算,我國每百萬人口約有6.8人捐贈,捐贈率較日本、南韓、香港高出許多。

 

衛生署指出,目前全台還有6,128位器官衰竭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每年能夠幸運接受移植者大約僅600人,大多數病人仍然只能長期等候,或等不到愛心而往生。

 

衛生署表示,台灣器官移植的存活率約79%至98%,已可與歐美國家並駕齊驅,眾多器官衰竭的病人,若能接受器官移植,大都能有良好的存活率,呼籲社會大眾持續支持器官捐贈,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變涼,泡溫泉民眾也增加!醫師提醒,適當的泡溫泉能增進血液循環,對人體新陳代謝有正面幫助,但若浸泡過久,反而適得其反,容易產生皮膚相關疾病。

 

泡溫泉時,尤其需特別注意皮膚保濕問題,因為人體皮膚表層有皮脂膜可防止水分散失,但過度浸泡熱水後,皮脂膜就會被破壞,引起皮膚搔癢,也就是所謂的「冬季癢」,是秋冬最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中、老年人。

 

醫師建議,泡溫泉的時間不應過長,頻率也不宜過高,且在泡完溫泉後,塗抹身體乳液,補充肌膚水分。如皮膚出現搔癢症狀,應盡速就醫,千萬不要用手抓癢,避免造成傷口被細菌感染。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金融風暴下,上班族的職場壓力有多高?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今(97)年4月至8月期間,一項針對各行各業所做的綜合職場心情溫度計調查結果顯示,有23%職場員工有輕度心理困擾,另有17%職場員工有較顯著的心理困擾。也就是說,臺北市每5個上班族,就有1個背負沉重的職場壓力,可能需要心理諮商或醫療方面的協助。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醒,有憂鬱傾向的上班族面對財務或職場壓力時,應勇於求助,不能逃避,否則將對身心狀況造成嚴重影響。該中心建議,可先從舒緩壓力、提昇工作效率及照顧身體做起,也不用強逼自己孤軍奮戰,應積極尋求各方協助,以避免影響正常生活。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金融風暴下,上班族的職場壓力有多高?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今(97)年4月至8月期間,一項針對各行各業所做的綜合職場心情溫度計調查結果顯示,有23%職場員工有輕度心理困擾,另有17%職場員工有較顯著的心理困擾。也就是說,臺北市每5個上班族,就有1個背負沉重的職場壓力,可能需要心理諮商或醫療方面的協助。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醒,有憂鬱傾向的上班族面對財務或職場壓力時,應勇於求助,不能逃避,否則將對身心狀況造成嚴重影響。該中心建議,可先從舒緩壓力、提昇工作效率及照顧身體做起,也不用強逼自己孤軍奮戰,應積極尋求各方協助,以避免影響正常生活。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喝葡萄酒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嗎?究竟葡萄酒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為何?

 

國民健康局指出,葡萄酒內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質,如proanthrocyanidine(前花原色素)、resveratrol(黃酮類)、quercetin(槲皮黃酮)等,可降低LDL-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另一方面,適量的酒精攝取可以促進末梢血液循環,提高體內的HDL-cholesterol,因此才有喝葡萄酒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說法。

 

不過,別忘了葡萄酒也是有熱量的。國民健康局表示,喝了100西西的葡萄酒相當於喝了2小匙的油,攝取過量可能讓體重增加,且大量飲酒會刺激腸胃黏膜,影響腸胃健康,以及加重肝臟負擔,進一步導致肝硬化,因此,建議每天飲用量以一小杯(約80100西西)為宜。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檸檬養腎~~~善用檸檬,對腎臟尤其好處多多,同時還可強化肝臟:

 

1.溫檸檬汁保養腎臟

每日起床後鮮榨一個檸檬,加入一杯 200CC溫開水調和(可加少許天然海鹽、口感更滑潤順口),空腹慢慢喝下,可以清潔腎臟,也可通大小便。

2.檸檬汁排腎結石

12個新鮮檸檬榨汁(要喝之前再榨汁、現榨現喝),加入適量溫開水調和(可加少許天然海鹽、口感更滑潤順口),連續喝七天(一天一打檸檬喝 7天、其餘飲食照舊)。細小的砂石就會由尿道排出。排出的時候,會有刺痛的感覺;如果腎結石很大,已經造成發炎疼痛,可以喝小紅莓汁來消炎止痛。

3.腎如何失調?

腎臟是身體新陳代謝、排除廢物、排毒的重要器官。

全身的血液每小時經過腎臟二十次,血液裡新陳代謝的廢物透過腎臟過濾變成尿、排出體外。

4.腎臟功能失調會引起腰酸背痛、水腫、血液中有尿毒、高血壓、尿道發炎、疲倦、失眠、耳鳴、脫髮、視力模糊、反應遲鈍、情緒低落、恐懼感,甚至神經錯亂。

5.任何進入身體的飲料、食物、空氣和情緒壓力所產生的毒素都會經過腎臟,如果污染物質太多,造成腎臟負擔太重,短期也許會出現阻塞、發炎現象,長期則有結石、功能衰退、血液不乾淨等各種毛病,最嚴重情況要靠人工洗腎清除血液污染,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腎的日常保養

「預防勝於治療」。注意保健,避免對腎臟的傷害才是上上之策。造成腎臟失調的主要原因有下:

1.食用過多的動物性高蛋白質食物,產生過多尿酸,讓腎臟工作過量。

2.工作過勞,壓力太大,沒有充分的休閒。

3.服用西藥,如消炎止痛藥、抗生素等。

4.環境污染:水源、土壤、空氣、噪音。

5.飲用酒、咖啡、汽水、冰冷飲料過多。

6.潮濕寒冷的天氣。

要保護腎臟就要減少以上的傷害,多喝水,多吃/喝漿果類--如草莓、蔓越莓(cranberry小紅 莓)、藍莓、覆盆子(raspberry)、西瓜、檸檬等水果/汁,攝取植物性蛋白質,規律運動,清淡的天然飲食,充分的休息,開朗的心情,避免腰部受寒,常用手擦熱按摩腰部,達到強腎的功效。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菸害防制法新規定將於明(98)年111日上路,屆時3人以上共用的室內工作場所必須全面禁菸。抽菸有害健康,不少癮君子也打算藉此把菸戒了,但又擔心戒菸期間會不舒服,究竟戒菸期間會出現哪些症狀?

 

國民健康局指出,戒菸時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主要是因尼古丁戒斷所引起的尼古丁戒斷症候群。約有50%戒菸者會發生包括不安、憂鬱、容易生氣、失眠、精神不集中、躁動、食慾增加或體重增加,通常會於戒菸的數小時內發生,1 4天達到尖峰,在24週內慢慢減輕,不過,想吸菸的念頭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數年。

 

臨床上是以低劑量的尼古丁藥物(台灣常用的有尼古丁嚼片、尼古丁貼片),來取代香菸中的高劑量尼古丁,使體內尼古丁濃度不致下降過快,又能避免吸入香菸中的其他有害物質,以及減輕因尼古丁戒斷所帶來的不舒服。

 

國民健康局建議,在戒菸期間也應避免喝酒、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多吃蔬菜,少吃肉類,多補充維他命C、維生素B群、鈣質和鎂,以幫助戒菸。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到流感季節,許多人一感冒,習慣直接喝感冒糖漿,由於部分市售感冒糖漿含有少量的麻醉性止咳劑「可待因」,感冒糖漿喝多了,會成癮嗎?

 

衛生署指出,可待因是鴉片的成分之一,具有止痛、鎮咳藥效,因此,喝少量含可待因感冒糖漿,會感覺較為平靜、舒服。依照用藥指示,一般成人每次劑量為1015毫升,所以喝適量的感冒糖漿,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副作用。但若長期大量服用,就可能產生幻覺、妄想,進而出現自傷或傷人的情形,甚至出現生理依賴,導致成癮。

 

根據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統計,自88年至97731日止,醫療院所通報的可待因成癮個案就有144人次。衛生署表示,這些成癮者有可能是因為嗎啡類藥物成癮,只好喝含可待因的感冒糖漿來抵癮;另外,也有人是因習慣喝感冒糖漿,長期下來成癮而不自知。

 

衛生署提醒,民眾服用感冒糖漿時,應依醫師、藥師指示服用,若感冒咳嗽無法有效改善時,應就醫治療,千萬不要長期大量服用,以免產生成癮而傷害身體。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衛生署統計,96年因糖尿病死亡人數有1231人,高居國人死因第4位。國民健康局強調,糖尿病雖有家族遺傳傾向,但發病與否,與飲食、運動等健康行為息息相關。

 

根據國民健康局一項調查,未被診斷有糖尿病民眾,僅6成落實自我健康行為管理;超過3成「飲食不均衡且纖維攝取不足」、「生活不規律」(包括常熬夜及未調適生活壓力)、「未養成運動習慣」且有「飲酒」及「吸菸」等各項不利健康的行為。

 

國民健康局表示,根據研究,若未及時改善生活習慣(如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等),糖尿病前期者1年內平均每7人有1人會演變為糖尿病。

 

由於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需血糖檢測才能發現,建議年滿40歲,可利用每3年一次的成人健檢進行血糖檢測,65歲以上,可以每年做一次免費檢查,早期發現異常,應及時矯治生活習慣與行為,以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季節變化,肌膚的需求也不同,尤其是夏秋交替之際,氣候漸漸變得乾燥,這時候就要趕快加強補水保濕囉!

1.多利用噴霧式化妝水或礦泉水。覺得乾燥時就噴一下,記得要完全拍乾吸收,才不會因為蒸發反而帶走肌膚水分,最好再擦上保濕乳液鎖水。

2.把夏天控油或清爽型保養品換成潤澤保濕型。

3.肌膚有狀況時,保養步驟應盡量簡化,作好保濕基礎保養,讓肌膚休養生息。

4.避免用過熱的水洗臉或洗澡,水溫以肌膚感覺到微溫的程度即可,洗面乳或卸妝盡量選擇中性、天然成分萃取、不含SLS界面活性劑、洗完不緊繃的產品。

5.多敷保濕面膜。

6.容易出現乾燥、細紋的眼周和唇部,局部加強保養一定不可少。

7.雖然接近夏末,但防曬還是很重要,可換成SPF20-25左右的低係數防曬保養品。

8.有疹子、搔癢、脫皮狀況時不要手癢去抓,可以用輕拍的方式止癢,並且適度補充水分和油脂。

9.多吃含維他命C、E的蔬果,如番茄、玉米、綠色蔬菜、柑橘類等。

10.維持正常飲食與作息。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日公布2007-2008流行季第1例流感重症確定死亡病例。疾管局呼籲,流感流行期即將來臨,民眾應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維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與通風,有呼吸道症狀的人應配戴口罩,以免病毒傳播。

 

疾管局今天發布的首例流感死亡病例,個案為75歲女性,居住南部地區,有高血壓病史,13日發病,16日旋即死亡,無旅遊史,病毒分型為A型流感。主要症狀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燒、X光片顯示肺炎,過去12個月內並無接種流感疫苗的紀錄。

 

疾管局指出,根據近3週監測資料顯示,目前流感重症病例比率數值及病毒分離陽性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流行病毒株主要以B型流感病毒為主,其次為A型流感病毒H3亞型,實驗室觀察均與疫苗株相符,由於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方法,建議65歲以上老人、罕病患者、6個月以上3歲以下幼兒、醫事及衛生等單位相關人員、禽畜養殖等行業相關人員、國小14年級學童及重大傷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及高傳播族群,把握優先施打疫苗的權利。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鬆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
最棒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 綠豆
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3. 燕麥
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
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他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4. 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
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5. 小米
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於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

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於美白。

 

6. 糙米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有助於排毒。
每天早餐一碗吃糙米粥或來一杯糙米豆漿是不錯的排毒方法。

 

7. 紅豆
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祕,促進排尿。
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8. 胡蘿蔔
胡蘿蔔對改善便祕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蔔素,可中和毒素。
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9. 山藥
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沈積,避免肥胖,而且增加免疫功能。
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鳳梨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10. 牛蒡
牛蒡可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並有調整腸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保有水分、軟化糞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祕。
可做成牛蒡茶隨時飲用,長期服用。

 

11. 蘆筍
蘆筍含多種營養素,所含的天門冬素與鉀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有利排毒。
綠蘆荀的荀尖富含維生素A,料理時可將尖端微露水面,能保存最多營養素滋味又好。

 

12. 洋蔥
洋蔥能促進腸胃蠕動,加強消化能力,且含有豐富的硫,和蛋白質結合的情形最好,對肝臟特別有益,因此有助於排毒。
煮一鍋以洋蔥為主的蔬菜湯,加入綠花椰菜、胡蘿蔔、芹菜等多種高纖蔬果,能分解體內累積的毒素,有助排便。

 

13. 蓮藕
蓮藕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廢物快速排出藉此淨化血液。
蓮藕冷熱食用皆宜,將蓮藕榨打成汁,可加一點蜂蜜調味直接飲用,也可以小火加溫,加一點糖,趁溫熱時喝。

 

14. 白蘿蔔
蘿蔔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纖維素也可促進排便,利於減肥。
如果想利用蘿蔔來排毒,則適合生食,建議可打成汁或以涼拌、醃漬的方式來食用。

 

15. 山茼蒿
山茼蒿含豐富維生素A,可維護肝臟,有助體內毒素排出。
將山茼蒿和柳丁、番茄、胡蘿蔔、柚子、蘋果、綜合堅果等蔬果一起打成精力湯飲用是不錯的選擇。

 

16. 地瓜葉
地瓜葉纖維質地柔細、不苦澀,容易有飽足感,又能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祕。
把新鮮地瓜葉洗淨後用開水燙熟撈起,與剁碎的大蒜及少許鹽、油拌勻,就是一道美味爽口的蒜拌地瓜葉!

 

17. 蘿蔔葉
蘿蔔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質,有促進食慾、活潑腸道的作用,也能改善便祕。
將洗淨瀝乾的新鮮蘿蔔葉打成汁,再加入少許蜂蜜一起飲用,常喝可排毒和保健。

 

18. 川七
川七葉片含有降血糖作用的成分,並能治療習慣性便祕,減少身體負擔。
把川七葉、番茄、苜蓿芽、黃甜椒、奇異果等蔬果,加上綜合堅果與少許的百香果汁或蘋果醋混合打成汁飲用。

 

19. 優格
優格含有大量豐富的乳酸菌,可改善便祕、穩定腸胃。原本積存在腸道的毒素,也會因為乳酸菌的作用,而變得容易排出。
喝優酪乳或吃優酪沙拉都是不錯的選擇,最好早餐空腹前吃,利用優格增加飽足感,減少早餐的攝食量。

 

20. 醋
醋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可排出體內的酸性物質消除疲勞,還有利尿通便的效果。
每天早晚用過餐後,各喝一次稀釋過的醋,適量飲用有助健康。

 

富詰祝大家
身體健康
精神愉快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