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愛 延續愛 手護台灣
買ㄒ恤重建災區手護台灣的募款活動圓滿結束...共募集276100元

http://ceo88afa.pixnet.net/blog/post/28630547

目前分類:健康不NG (4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長期感到頸部僵硬、肩背痠痛,疲勞時會有頭痛,甚至伴隨胸悶心悸症狀,當心頸椎病上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指出,頸椎病是指頸部脊椎本身及頸椎周圍肌肉、肌腱及韌帶等組織損傷或退化,壓迫或刺激頸部的神經、血管、脊髓,而引起頸、肩、上肢及頭部或胸部出現肢體功能障礙。

一般而言,頸椎病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常有低頭過度或過久工作的情形。患者初期常有頭痛或偏頭痛,並伴隨頸部僵硬疼痛的症狀,脖子活動時也容易出現喀、喀的聲響。若嚴重壓迫到頸椎神經,就會出現放射狀的疼痛或手指麻木感。

醫師建議,除了接受專業治療外,上班族平時工作一段時間後應休息10分鐘,舒展一下筋骨,掌握頸椎運動原則─左顧右盼上舉下縮左右側屈站位甩手前移後退,都能有效降低頸椎病的發生。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左鼻、右鼻之呼吸療效 
 
我們有左邊、右邊鼻孔,吸氣、吐氣時有沒有一樣?答:一樣。 
 
其實不一樣,可以感覺不一樣;

右邊等於是太陽的意思,

如果疲倦、累了,相反的關起左邊的鼻孔,只用右邊吸氣、吐氣,不用多久,馬上精神好起了。

左邊等於是月亮.
平常頭痛時可以用手把右邊鼻孔關起來,只用左邊鼻孔吸氣、吐氣,約五分鐘,頭痛就好了。 

因為右邊屬於火氣,比較會熱,左邊比較會涼。 
 女生大部分吸氣、吐氣在左邊,所以心比較會涼快。
 
男生大部分吸氣、吐氣在右邊,所以他們比較會生氣。 
 
我們起床時,可以注意哪邊吸氣、吐氣比較快?左邊或右邊?

如果左邊比較快,覺得提不起精神,可以關起左邊鼻孔,用右邊呼吸,很快的精神會好起來。

這也可以教給小孩,大人用更好。如果你有警覺心的話,速度更快。

經常清楚的吸氣、吐氣,身體會覺非常輕鬆。

 

 

 要時時心存好意!腳走好路!身行好事,惜緣種福..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瓜葉的養分稱霸蔬果界  

  

聯合國推廣每人每天至少要吃 400公克、 5 種不同種類的蔬果,你做到了嗎?亞洲蔬菜中心專家建議,現代人如果沒有時間吃這麼多種,應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蔬果吃,其中便宜又好吃的地瓜葉是最佳選擇。 
   
亞蔬中心副研究員 楊瑞玉最近配合聯合國的這項推廣,針對上百種蔬果進行分析研究,了解其中的營養價值,結果地瓜葉的營養成份居冠。楊瑞玉表示,如果沒有時間準備 5 種以上的蔬果,最好選擇吃1大盤地瓜葉,但她強調,多樣化的蔬果攝取,才是對人體最好。  
她表示: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 300 公克的鮮綠地瓜葉,就能滿足 1個人 1天的維生素 A C E 及鐵的需求,黃色與紅色葉的地瓜葉營養成分雖然比綠色低,但其抗氧化物的含量,較一般日常食用的蔬菜高 5 10 倍,紅色葉又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效果,而所有的地瓜葉都含有多量的酚,具有抗氧化及抗癌性。楊瑞玉指出,地瓜葉中還含有dicaffeoyl quinic acids 成分,這種成分對愛滋病患者來說,合併藥物治療能提高治療的效果。亞蔬中心針對地瓜葉的營養成分進行動物實驗,目前進行中。
 
強肝解毒妙方:

  

摘錄自天然果菜 集: 肝臟不好的 人,大多飲食不知如何選擇而引起肝功能不良, 長久累積而產生肝臟循環不 良, 以致於無法改 善,而一發不可收拾 ......妙方如下
1 .
蕃薯葉:大約半斤左右洗淨。
法:鍋底放下適量的水,待滾後放下 蕃薯葉,三分鐘左右撈起, 加些嫩薑、滴下數滴香油 (橄欖油);再加些 鹽,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保肝佳 餚。

  

 2. 空心菜 大約半斤左 右;洗淨。
作法:與蕃薯葉相同 … 
 


 

地瓜養生,小心養肉! 以地瓜葉取代地瓜~更好的選擇  
懷舊養生食品「地瓜」,近年來成為最受歡迎的防癌抗老食物,營養師指出,地瓜富含維生素A、膳食纖維, 卻有熱量過高的問題,怕胖的人不妨以地瓜葉取代地瓜,也能獲得相同的營養成分。台灣吹起地瓜養生風,甚至成了防癌的新星,台安醫院營養師 林佳姿 指出,地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提升免疫力,濕潤乾燥的黏膜組織,皮膚、呼吸黏膜、腸胃道疾病都可以改善。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會有眼睛乾燥的問題,吃地瓜也可以滋潤眼睛黏膜,難怪科技新貴也在「瘋地瓜」。此外,地瓜中豐富的維他命A還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被當作養生食物,地瓜可說是當之無愧。不過, 林佳姿指出,很多人都忽略 地瓜是澱粉類食物,熱量非常高 ,一份地瓜熱量高達 124 卡,240 地瓜的熱量,等同於一碗白飯,但很多人把地瓜當作零嘴吃,不知不覺中攝取太多熱量。吃地瓜也容易影響血糖,糖尿病患最好避免吃地瓜。  
怕胖的人,不妨以地瓜葉取代地瓜。地瓜葉含有的維他命A,不遜色於地瓜,而且膳食纖維更高,地瓜有的好處,地瓜葉通通有,熱量又比較低。 林佳姿說,地瓜葉的熱量只有地瓜的四分之一,豐富的纖維質,卻可以讓人有飽足感,注重養生又怕胖的人,地瓜葉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部分朋友寫信來問此消息是否為真 ?所以寫mail至馬偕醫院詢問。 答案是"YES"   

  以下報告確實為本院 林媽利醫師所發表的, 林媽利醫師目前是國內輸血醫學之個中翹楚。   

  輸血時,許多人都不願意接受外來的血液,認為這可能會造成疾病的傳染。    

  可是根據輸血專家的研究,如果體內輸入直系血親的血液,有極高機率引發移植物抗宿主疾病,而且發病後就無藥可解,率死亡率達 99%以上,是一項極危險的輸血行為。   

  第十屆國際輸血學會亞太大會在國際貿易會議中心舉辦,其中在國內常被忽略的近親輸血議題 ,在會場引發熱烈討論,馬偕醫院醫事檢驗科主任林媽利建議國內 應停止直系血親輸血的行為  

  林媽利表示,由於遺傳因子的因素,如果父親血中含有雜合子,他的父親、孩子血液(上、下一層)的直系親屬,血液中就含有純合子   

  如果雜、純合子都以輸血方式,混合在人體內, 這個人將有極高比例因組織抗原半型的因素, 引發輸血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99%以上發病的人,平均會在輸血後的兩個月內死亡。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患者,多是因疾病或意外,才接受輸血。可是若體內再輸入與自己血液相左的純合子或雜合子,將使這個人免疫力更加降低,出現的反應有皮膚出小疹子、貧血、腸胃、肺等臟器功能被破壞,患者會在短時間內死亡。  

  林媽利表示,一旦血液輸入到人體內,就會流竄至全身,根本無法再完全地抽取來,一旦引發輸血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時,國內醫師只能束手無策,因為根本沒有藥物,可以去救這個人。    

  而且當病人因血液純合子、離合子混合,使免疫力下降時,很多病人甚至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因先前疾病所導致,隨著身體機能降低、慢慢死亡。   

  至於輸入直系血親的血液,究竟有多少比例的人,會引發類似的抗宿主疾病,由於國內一直忽略近親輸血的高危險議題,因此,有多少人因為捐輸親人血液而死,沒有類似的調查報告,但在日本先前至少已有 5600人確定是因被捐輸直系血親血液,引發不良應而死亡。   

  若直系血親間捐、輸血,要避免引發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就必須將血袋先經放射線的照射,以期破壞血液中的純合子或雜合子,可是因為太麻煩了,她還是建議民眾,接受捐血中心內非直系親屬的血袋,反而較為安全。  

  林媽利強調,國人還存有接受至親血液是最安全的錯誤觀念,以為血型相符,本身又沒有肝、愛滋等疾病就可以捐血給直系親屬,依上述調查,已足以推翻這個傳統的觀念,她除希望國內醫護人員能重視這個議題,並嚴禁近親輸血的高危險行為。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血管疾病是國人的前3大死因,去(95)年台灣平均每天有35人死於腦血管疾病,臨床發現,中風病患從發作後到進入醫院的時間,平均長達14.4小時,衛生署呼籲,民眾應在察覺中風後,迅速就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以降低中風所導致的殘障。

 

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的一項「中風監測之先驅研究」發現,中風病人出院後未規律回診的比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有上升的趨勢,1個月、3個月及6個月內未規律回診的比率分別為1.4%、20.8%及34.6%,且有2.6%的中風個案在6個月內發生再次中風,顯示中風患者後續定期追蹤觀念仍有待加強。


若進一步分析這些中風病患發現,76.6%患有高血壓,36.2%有高血糖,35.7%有高血脂,23.0%達肥胖標準;另有高達6成的男性中風病患表示曾經或目前有吸菸習慣(女性中風病患為6%)。

 

國民健康局強調,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戒菸、維持理想體重以及持續運動,仍是防治中風的主要對策。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冷的冬季裡,罹患支氣管炎的機率大增,衛生署呼籲,慢性支氣管炎在寒冷的冬季最容易發作,尤其是嬰兒、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的人感染支氣管炎,容易引發肺炎,要特別注意。

 

衛生署指出,在支氣管黏膜上有微小的纖毛,上面有黏性分泌物幫助潤滑、淨化吸入的空氣。當支氣管發炎時,因受到刺激分泌過多黏液,進而導致呼吸困難或咳嗽。

 

慢性支氣管炎大多會重複發生,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發作。急性支氣管炎症狀出現的時間通常在上呼吸道被感染的45天後,症狀包括乾咳或是有痰的咳嗽、輕微發燒、疲倦、胸悶等。如果支氣管炎合併其它肺部疾病,如氣喘等,往往會加重病情,並發展成肺炎的危險。

 

下列健康小撇步,提供民眾罹患支氣管炎時的保健須知:

1. 每天喝810杯水。水分可以稀釋痰液,使痰較好咳出。

2. 服用普拿疼等止痛退燒藥物,可以幫助症狀緩解。

3. 呼吸濕暖的空氣可以幫助化痰,如洗熱水澡吸收蒸氣。

4. 必要時服用化痰或氣管擴張劑,改善呼吸道暢通。

5. 居家常備止咳藥物應謹慎使用,尤其痰的量較多時,應避免使用。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成功大學針對國人血液中含汞濃度調查發現,沿海居民因取食海鮮方便,血液含汞量特別高。為什麼吃大型海魚會使身體汞含量增加?民眾要如何吃魚才可以避免汞中毒?

 

衛生署指出,汞又稱水銀,依型態可分為金屬汞、無機汞及有機汞,其中以有機汞的毒性最大。汞除存在於自然界中,也可能因工業污染而釋放到大氣中,或沉降至河流和海洋,生長在這些水域的魚類,經食物鏈蓄積而含有較高含量的甲基汞,導致經常食用大型海魚的人,體內汞含量相對也偏高。。


甲基汞在人體內蓄積至一定程度時(高於50 ppm),就可能產生神經問題,如小腦失調、視力障礙、運動失調、喪失聽力、關節痛等,嚴重時甚至會全身麻痹而致死。

 

衛生署強調,魚的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維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民眾只要不要攝取過量的大型「迴游性」海魚類如旗魚、鯊魚、鮪魚等,尤其是內臟,仍可放心吃魚,不用擔心會增加體內的汞含量。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面上標榜「油切」或「纖體」等字眼的茶包商品琳瑯滿目,當心茶包添加「番瀉葉」成分,每天34包下肚,恐怕減重不成反傷身!

 

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日前檢驗市售「英吉纖姿茶」茶包及「靚姿寒天油切茶」後,分別檢出番瀉葉苷(Sennoside A+B)。醫師指出,番瀉葉具有瀉下作用,吃了之後會清除宿便、排除油脂而達到減輕體重的假象,但服用過量可能發生嚴重腹瀉、脫水,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及腹痛、噁心、嘔吐、心律不整副作用,並不適合多食與久食。

 

依據衛生署公告,番瀉葉添加於食品中,每日使用劑量的番瀉葉苷(Sennoside A+B)不得超過12毫克,否則應以藥品管理。但含有番瀉葉苷成分的食品,現卻成了坊間若干「減肥茶」的重要成分,衛生局呼籲,只要飲用3~4包即達藥品管制劑量而可能傷害身體,民眾宜小心食用。

 

衛生局也提醒,正確的減重方法是經由正確的飲食控制及適度運動才能達成,凡宣稱可減肥、瘦身等誇大不實的產品,都應堅持「五不」原則(不信、不聽、不買、不吃、不推薦),以免花錢又傷身。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養生風潮帶領下,素食人口愈來愈多,不過,素食者在選購食品時可得小心,當心「破戒」!

 

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日前針對市售素食食品摻動物性成分進行調查,在許多散裝素食產品中,抽驗出動物性成分,如在「素福州丸」、「素香菇貢丸」含豬、魚、雞成分;「素干貝柱」、「素蓮花蝦球」含豬、魚成分。

 

台北市衛生局除了呼籲素食加工業者秉持職業道德良知,不可於加工過程添加動物性成分的食材外,也呼籲民眾在選購素食製品時,最好向信用良好的廠商購買,避免選購散裝、價廉、口味重及標示不清的素料。

 

此外,建議素食者多食用天然蔬果及傳統豆製品,少吃素食加工製品,如素魚、素雞、素肉羹等,以免食用過多食品添加物(如粘稠劑、結著劑、漂白劑、殺菌劑等),且食材種類應多樣化,以達到均衡飲食。同時,由於純素食者的食材來源較缺乏維生素B12,最好再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以符合身體生理所需。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下(12)月1日開始,流感疫苗就要開放給所有民眾接種了!疾病管制局表示,公費疫苗預估於121日時,成人劑型剩餘528千劑,幼兒劑型剩餘155千劑,均可提供全民使用。疾管局也呼籲,符合優先接種條件的民眾,包括65歲以上、醫護人員、學童等,應把握最後接種時間,否則時間一到,就要和全民競爭疫苗了。

 

根據定點醫師通報資料預估,流感病例自11下旬起逐漸上 升,預測在聖誕節前達到高峰,目前美、日、歐洲都已發生散發的流感流行,因此,符合優先施打疫苗的流感高危險族群,應把握時間,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疾管局重申,流感疫苗是一項安全、有效的疫苗,也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一般而言,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大約在70~90%之間,對老年人則可減少50~60%罹患流感的嚴重性及其併發症,並可減少80%的死亡率。流感疫苗已廣為國際使用多年,正當全球各國大力推廣流感疫苗接種之際,民眾千萬不要因噎廢食,為避免罹患流感而引發嚴重併發症,應儘速完成接種。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一項上班族飲食習慣調查,三餐老是在外的上班族,選擇餐點往往以方便、快速的便當為主。面對琳瑯滿目的市售盒餐,怎麼吃最健康?

 

營養師指出,市售便當的主食分量都過多,而一般價格越高的便當,肉類越超出應攝取分量,民眾可以不要吃完,避免增加身體負擔。上班族每天應盡量輪流吃不同種類的便當,不同主餐可使營養均衡,並可於盒餐外,再多買一份生菜沙拉或青菜、水果。另外,為避免油脂類攝取過多,避免油炸、裹粉食物。

 

各行各業的上班族,三餐飲食還有哪些健康守則呢?營養師表示,上班族可視自己的工作類別適度調整飲食內容,如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所需熱量不多,主食可減量;而重度勞動工作者,因需要大量體力,則可以把飯吃完。資訊業等用眼過度的上班族,應多攝取具有維他命A的深綠色蔬菜,傳媒業等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1天需攝取3份以上蔬菜,若是早上無法攝取,午晚可各攝取1.5份,以預防壓力引發的便秘。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衛生署統計,去(95)年一年,每4小時49分就有1人死於高血壓疾病,是國人的10大死因,為了控制高血壓,醫護人員都會建議患者採取「低納飲食」,但什麼是「低納飲食」?

 

國民健康局表示,低納就是低鹽,但並不是少吃食鹽即可,而是富含納的醬油、味精、蕃茄醬、烏醋、味噌、沙茶醬等調味料都要少用,其次像肉類加工品(臘肉、香腸)、罐頭食品、醃漬物、運動飲料也儘量避免攝取。

 

國民健康局強調,市售的低鈉鹽、低鹽醬油(薄鹽醬油,淡食醬油)是以鉀代替鈉,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及心律不整、心衰竭者不宜使用。此外,肥胖的高血壓病患,必須同時配合減重飲食,減輕體重才能有效改善血壓。

 

國民健康局指出,對於高血壓患者,當限制鹽攝取量每天小於6克(相當於2.3克的鈉),即可降低收縮壓約510 mmHg,平均血壓約降5.7/2.7 mmHg,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鹽的攝取量應少於6克。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爆發百餘名國小學童感染桿菌性痢疾病例,引發學童家長、患者住家及臨近社區民眾恐慌。疾病管制局提醒,除了保持水源的乾淨外,預防桿菌性痢疾最好的方法,就是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不生飲生食。

 

疾病管制局表示,桿菌性痢疾的傳染與水源的衛生安全有極為密切的關係,使用未經加氯消毒處理或餘氯含量不足的山泉水、地下水及簡易自來水源,都是導致桿菌性痢疾疫情的原因。

 

桿菌性痢疾主要經由糞口傳染,直接或間接攝食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用水,就會造成感染。痢疾桿菌的致病力很強,即使吃進極少數病菌亦可能被感染。

 

疾管局特別呼籲,為預防發生桿菌性痢疾及其它腸胃道疾病的感染,務必全面使用自來水,且飲用前必須煮沸,以確保飲用水的安全。如因特殊環境需使用簡易自來水者,則應設置「加氯消毒設備」,並定期檢測餘氯含量,以維護用水衛生。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維護國人健康,自(97)年11日起,衛生署將強制要求食品包裝需標示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含量。衛生署呼籲,消費者不妨注意包裝食品成分有「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英文為Hydrogenated」的標示,即意謂含有反式脂肪酸,儘量減少攝取。

 

反式油脂被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如使用於塗抹麵包、增加口感的油脂(人造奶油、酥油、乳瑪琳等)、油炸油(用於炸雞、薯條、鹽酥雞等)、烤酥油(用於烘培的西點、餅乾、糕點等)、人造奶油(用於鐵板燒等)、奶精(用於咖啡、奶茶)等,這些食物都含較高量的「反式脂肪」。

 

由於反式脂肪在人體體內不易分解,所以民眾應盡量減少食用,尤其是高血脂者、心臟病患、心血管疾病病患、新陳代謝症候群者、糖尿病患、肥胖者、幼童、孕婦、哺乳產婦,最好限制攝取反式脂肪食物,多吃天然食物。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應遵守四少一多的飲食原則(即少肥肉、少油炸、少油湯、少醬料、多蔬果),正確的烹調方式,儘量以清蒸、水煮代替油炸、煎炒,如此,就能吃出健康來。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持續性的腹瀉或嘔吐、發燒時造成大量出汗、在炎熱環境下工作或運動,甚至喝太多的酒,都可能造成身體脫水。當身體有脫水現象時,可以再大口補充水分嗎?

 

衛生署指出,當身體水分不足時,就是「脫水」現象,依脫水的嚴重程度,可分為(1)輕微脫水:口渴、尿液變少、尿液顏色變深。(2)中度脫水:皮膚、眼睛、嘴唇、舌頭乾澀。(3)嚴重脫水:眼眶凹陷、頭昏、頭痛、手腳無力,無淚液,8小時內無尿或極少尿,皮膚蒼白無彈性,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嗜睡甚至躁動不安或神智混淆,嚴重時會致命。

 

至於如何預防脫水情形?衛生署提出保健之道:

1.每天喝足8大杯水。

2.每運動1小時,必須多喝1公升的水。

3.腹瀉時,先禁食幾小時,等肚子舒服後再進食,禁食期間可以喝水或運動飲料。

4.嘔吐時,先停止喝水及禁食幾小時,等噁心感減少了,再慢慢少量多次喝水或運動飲料;一次一小口,不要一次喝太多太急。

5.發燒及飲酒後,也要注意水分的補充。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溫降低,很多人的皮膚又乾又癢,甚至出現脫屑現象,這可能是冬季溼疹,面對惱人的冬季溼疹,應如何處理呢?

 

國民健康局表示,冬季溼疹的原因為皮脂不足,皮膚保濕不良,造成皮膚脫水發炎。此病雖稱冬季溼疹,但不限於冬季發病,在冷氣空調或低濕高溫的房間內,皮膚乾燥的人就易發此病,而老年人因皮脂分泌漸少,更是此病的好發族群。

 

由於國人喜歡在冬天泡溫泉,對於患有冬季溼疹的人,症狀可能會加遽,最好避免,國民健康局並提醒,患者的居住環境溫度以保持能忍受的低溫為佳,電暖爐與電熱毯的使用會加速體表水分的流失,也應儘量避免。至於洗澡水溫不宜太高,肥皂儘量少用且使用去污力較溫和的產品,洗澡後,在身體半乾時即塗抹乳液,以保持皮膚含水量,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減輕症狀。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栗縣傳統市場抽驗的豬肉,被驗出瘦肉精,引發民眾對食用豬肉安全性的疑慮。到底什麼是精肉精?對人體健康會有何影響?

 

衛生署指出,培林(PayleanRactopamine)為受體素(beta-agonist)之一種,其他受體素尚包括SalbutamolTerbutalineClenbuterol10餘種藥物,主要為臨床治療人類氣喘之用,但Ractopamine在國內外皆未供人使用,而是做為飼料添加物,目前包括美國、加拿大等20多國准用,添加目的是為促進動物生長並增加瘦肉量,故俗稱「瘦肉精」。

 

目前台灣仍將培林公告為禁用的受體素藥物,衛生署現行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則為不得檢出。

 

衛生署再次呼籲消費者,選購豬肉時,最好優先考慮具有優良標誌的產品,或是選擇有品牌且信譽良好廠商所生產的產品,以確保自身權益。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知道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若沒有控制好也會造成腎臟損傷嗎?

 

衛生署表示,腎臟病的原發病因,過去大多源自慢性腎小球炎、尿路感染或遺傳性疾病如多囊腎,但近來不論在發展中及已開發國家中,發現越來越多的慢性腎臟病是由糖尿病及高血壓所引起的。

 

另外,依據國民健康局95年委託腎臟醫學會辦理「推動腎臟保健推廣機構運作及輔導計畫」,管理10,462位慢性腎臟病個案,其原發病因分析發現,糖尿病、高血壓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第13名,此結果與全球趨勢相符。

 

不過,在一項健康調查中發現,台灣自述有腎臟病且有高血壓者只有約1/4有天天量血壓、自述有腎臟病且有糖尿病者不到一半的人至少每月有量一次血糖,而腎臟病患者會定期追蹤腎功能者只有4成。

 

衛生署指出,因為腎臟是由許多腎絲球與腎元所組成,含豐富的微血管,如果血壓或血糖控制不好,會造成血管壁傷害及病變。因此,腎臟病患者有3件事一定要做,包括定期量血壓、測血糖及定期追蹤腎功能,以減緩腎臟病病程。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盛夏過後,秋天吃蟹季節將至,由於今年氣候炎熱,使大閘蟹盛產期提前到來,衛生署特別呼籲國人,食用大閘蟹要徹底煮熟,勿食醃製生醉蟹,建議一天食用不超過1隻大閘蟹,以免攝取過多膽固醇,至於慢性病患更須限制蟹類攝食量。

 

為確保國人食用安全,杜絕中國不良大閘蟹進口,衛生署已積極加強管控措施,除針對從中國進口大閘蟹採逐批查驗外,亦嚴格要求採「單批單證」方式,產品必須是中國官方認可的合格養殖場所生產,並須擁有動物衛生證書及合格檢測報告等。

 

民眾食用大閘蟹時,最喜歡大閘蟹的蟹黃或蟹膏,對此,衛生署提醒,蟹黃的膽固醇含量高,高膽固醇易造成動脈血管硬化,甚至阻塞,因而發生心肌梗塞、周邊血管阻塞或腦中風等嚴重疾病,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禁食蟹黃,以維健康。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一名罹患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枉顧「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應延遲搭乘飛機」規定,搭機前往香港,並轉赴大陸江蘇探親,造成同機200多名旅客健康遭受威脅。疾管局重申,罹患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者不應搭乘飛機,而開放性結核病患者則不可搭乘航程8小時以上的國際班機,民眾應尊重他人的健康權利。

 

統計指出,在國人主要死亡原因中,去(95)年死於結核病就有832人,位居國人主要死亡原因的第13位。

 

疾管局表示,結核病人是受到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而發病,結核病依其受感染發病的器官部位又可分為肺外及肺內結核病,由於大部分病人都是肺部結核,所以過去慣稱為肺結核,俗稱肺癆。

 

疾管局強調,現在已有很好的藥物,絕大多數按時服藥的結核病人都可以治癒。但若不規則服藥,任意中斷者,極可能造成抗藥性菌種的出現。因此,抗藥性結核病絕大多數為人為因素造成,新發生個案只要遵從醫囑治療,規則服藥,第一線藥物幾能全部治癒。

ceo88a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